首页 > 起名 > 起名知识 > 起名经验 > 道家佛家白旗代表什么,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二

道家佛家白旗代表什么,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二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30 14:52:12 编辑:运气知识 手机版

这一点,看看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的著作就可以明白。他的核心概念,法、术、势,法是制度,术是手段,势是权位,三位一体,核心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个人集权。二十四史中,汉唐史中,有《酷吏传》,所谓的酷吏,就是以法制的手段,为君主个人服务。比如汉代的张汤,郅都,宁成等,都是这样的人物,他们都是法家。在汉代时,这些人还有法制的精神,到唐代,酷吏们就干脆成了毫无原则,毫无节操的帝王打手了。

来俊臣,周兴都是此类。法律成了他们可以任意玩弄的工具。到宋以后,就没有酷吏了。史书上就只有忠臣与奸臣之分了。儒家也有以法治国的思想,儒家法治与法家的不同,就是根本立足点的不同。儒家的法治,不是专为皇帝一人服务的。而是为天下百姓服务的。他要求百姓守法的同时,也要求皇帝做明君,爱百姓。这就是为何儒家能成为主流,而法家不能的原因。

但法家的思想与诸子思想一起做为治世之术使用。而儒家思想,是所谓的“道”。这就是儒与法的不同。下面简单的说一下儒、释、道三家思想。因个人水平所限,自己不做发挥,只是以民国时期学者李时的总结,与大家分享一下。当然,他的解释,也是从历史文化经典中摘录的。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与六经之中,留义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际,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者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为扬,远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浸衰。此辟儒之患。这段话大概不用翻译,大多数人都能懂。孔子曾说,一个人,或是一个思想,如果被人称赞,那一定是因为它是好的,有用的。

因为后世对儒家五经的解析越走越偏,最后导致儒学的衰败。司徒是古代六官之一。主管教化民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纪成败祸福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让,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伤恩薄厚,其实就是铁面无私,王法无情之意。恩是有恩之人,比如父母亲戚都是有恩于己之人。儒家认为应该有人情的存在。薄,是动词,是薄待,慢待之意,厚是名词,应该厚待之人。


文章TAG:百图佛家白旗道家风俗道家佛家白旗代表什么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二

最近更新

起名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