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十二个,按顺序排列,单数为阳,双数为阴。1 子 鼠2 丑 牛3 寅 虎4 卯 兔5 辰 龙6 巳 蛇7 午 马8 未 羊9 申 猴10 酉 鸡11 戌 狗12 亥 猪人们为了方便,便用十二个动物代表十二地支。
十二个动物也符合阴阳的要求,既单数位置上的动物其蹄爪数也是单数,属阳。如虎,龙,马,狗,猴无一例外。双数位置上的动物蹄爪数是双数,属阴,如牛、兔、羊、鸡、猪。蛇无足为0,也是双数,属阴。唯老鼠例外,它前两脚四爪,后两脚五爪。因为它代表“子”,子时是晚上11点到1点之间。前一半属阴,后一半属阳。老鼠前爪属阴,后爪属阳,所以用它代表十二地支的子。
十二生肖为什么要把可恨的老鼠放在第一位?
中国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十二生肖中分两大类,其一为牛、马、羊、鸡、狗、猪等禽畜,另一类为鼠、虎、兔、龙、蛇、猴等野兽。古人定立十二生肖时,猫还未传入中国。关于鼠占十二生肖第一位有个传说:传说玉帝为了让人们分辨年月和季度方便生活,决定选出12种动物轮流代表一年,每12年为一轮。玉帝在新年的第一天让动物们从各自的家中出发,赶往天庭,谁第一个跨入大门就是十二生肖之首,其余的座次按到达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定。
勤劳的牛一早起床,赶到天庭,快到时看到天庭门大开着,不料一只老鼠从它的耳朵里奔出来跳过天庭的门槛成了第一。老实的牛只好甘居第二。这个传说令人忍俊不禁,可真服了灵鼠的机智聪明。其实古人在选定十二生肖时,是以辩证的思维进行思考的,任何一种动物,都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尤其象鼠类的生存能力,是人类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所欠缺的,象牛是人类的朋友,但也有其愚忠的一面。
鼠作为山野田野生物,是大自然食物链的一环,适者生存,鼠和其他动物能在自然界生存,是优胜劣汰、物竞天然的结果。古人认为鼠偷吃粮食,证明“仓鼠有余粮”,说明这户人家富足,家中鼠多象征富裕。鼠的繁殖能力极强,民间常作为生殖崇拜的象征。鼠相对子年,子时亦正是鼠于夜晚出没的良机,子鼠对应天干地支。“籽”与“子”音同,寓意多子兴旺。
古人将鼠与葫芦、葡萄、石榴等多籽植物组成吉祥图案,强化了繁衍后代的愿望。所以,对于鼠排第一位,无须揪着其恶的一面放大而忽视其积极的一面。古人对于十二生肖的崇拜,是提醒人们扬其优点而抑其恶,正如人性中存在优缺点对立一样,只有正气压住邪气,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征服自然灾害,保护生态平衡,建设人类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