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世民才二十岁。这时天下分崩,群雄割据,炀帝远在江都,李渊自称为大将军,东连山东最大的李密集团,使东线无所顾虑;然后北连东突厥为军事同盟,突厥遣兵来助战,约定西入长安之后,人民和土地归唐公,金玉财物则归东突厥,李渊遂起兵西进。太原集团留守是李元吉,西攻部队总兵力共三万人,李渊自领中路军,左、右两路军则分由建成、世民指挥,以起义为国、尊立代王(炀帝孙,西京留守)为名义,浩荡出发;平阳公主则在关中起事,统率豪侠群盗响应李渊,牵制隋朝首都地区的兵力。
西进部队势如破竹,沿途亦有群雄来响应,收编为西进军,其间曾一度在河东郡(治今山西永济)为强劲的屈突通兵团所阻,令西进军绕道攻长安。同年十一月九日,大军围攻长安时,已发展成二十余万众的大兵团,把首都攻陷了。屈突通兵团见大势已去,寻即崩溃东撤,半途被俘,关中隋朝政府武力被彻底摧毁,奠定了大唐开国的基础。十一月十五日,李渊迎立十三岁的代王杨侑(yòu)为皇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年号改为“义宁”,意谓起义宁国,然后自为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唐王,实际执政。
建成则成为世子,李渊随即让他为尚书令(相当于总理);世民则为京兆尹、秦公,元吉则为齐公;稍后李渊分任建成、世民为左、右元帅,元吉为太原道行军元帅,各付与军国重任,力量相埒,分庭抗礼。义宁二年(618)江都兵变、炀帝被杀的消息传至,李渊乃于五月二十日废杨侑为“恭帝”,自己即皇帝位,改元“武德”,创建唐朝。
长孙无忌有什么身世背景?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文德皇后同母兄,母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长孙无忌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父亲长孙晟,隋朝右骁卫将军。贞观年间,追赠司空、齐国公。北周、隋朝时期的武臣,著名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
母亲高氏,隋朝扬州刺史高劢之女,申国公高士廉之妹。舅舅高士廉,唐朝初年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初仕隋朝治礼郎,受斛斯政牵连,贬为交趾郡朱鸢县主簿,成为交趾太守丘和司法书佐。爷爷长孙兕,本姓拔拔,字义贞,鲜卑名若汗,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到北周时期大臣,上党文宣王长孙稚孙子,卫尉少卿长孙子裕的儿子。
善于机辩,博闻强识,雅重宾游。门荫入仕,起家左将军、通直散骑常侍。扈从孝武帝元修西迁,册封邺县侯。北周时期,历任熊绛二州刺史,袭封平原县侯。天和元年(566年),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同年去世,赠大将军、都督郧绛晋三州诸军事、郧州刺史,安葬于大兴县永寿乡少陵原。外公高劢,字敬德,渤海郡蓚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