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大象肉的口感可能不太好,是人们没有选择养大象吃的原因之一,当然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下面我们说一下主因。人们不养大象来吃的主要原因在世界范围内,大象即便是在人工饲养下,也不是为了吃,这其实是有原因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一下:01 可控性。一种动物想要形成养殖业,必然要具备可控性,那么,可控性来源于什么呢?驯化和体型。
首先,驯化后的动物,其野性会逐渐地丧失,这样它们的攻击性就会变得很低,而且体型也是一大方面,因为在人驯化的动物中,牛就算体型很大的了,想要控制它,还要给牛带上鼻环呢。但是,大象不同,从古至今,大象就没有被驯化过,这导致了它们的性情与野生环境下一样。大象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温驯的,一旦到了发情期,它们是极具攻击性的。
在一头发狂的大象面前,一辆轿车都能压成“饼”,更不用说是人和人建造的房屋了,所以,养一头大象,仅仅是可控性就不符合人的选择,一旦暴走,除了人的房屋可能会被它弄塌外,人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第二:成本。在人类祖先驯化的动物中,除了猫和狗,其他动物基本上都是食草动物和杂食性动物,而且即便是两种食肉动物,狗也变成了可以以素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而猫则是可以靠自己捕猎老鼠来满足肉食的需求,所以对于人来说,养这些动物的成本是比较低的。
大象虽然也是纯正的食草动物,但是它不是普通的食草动物,首先在大象的食谱中,除了野草外,各种水果的占比也不小,对于大象来说,显然是草搭配水果才是健康的饮食,而在人类的饲养下,天天吃水果,显然就超出了成本。其次,大象作为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它的食量也是非常惊人的,一头成年的大象一天需要平均50公斤的食物,这可是整整100斤的食物。
以前小时候给家里的牛割草,一头牛的草都需要割半天了(10公斤左右),更不用说是50公斤,这仅仅是割草的时间成本就非常的高。第三:可持续性。一种动物想要成为人的主要肉食来源,必须要有可持续性,而可持续性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要么动物繁殖能力很强;要么可以规模化养殖,比如猪能成为人们的主要肉食来源就是因为它太能生了,而牛也是人类的肉食来源之一就是它们养殖成本较低,可以规模化养殖。
而大象就不同了,它因为食量巨大,而且不好控制,所以无法规模化养殖。而且大象的繁殖能力在哺乳动物是最差的,它们的妊娠期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长的,平均22个月,也就是接近两年。这还不算,小象想要拥有繁殖能力,雄性要等到10岁以上,雌性也要等到9岁以上。这种较弱的繁殖能力,显然是没有可持续的(对于人吃肉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