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主所问,这次占卜求得的卦是坤卦,第六爻变,则查得坤卦的卦辞和第六爻(上六)这一爻的爻辞,通过对卦辞、爻辞的解释,得出这次占卜的吉凶。那么,首先查看坤卦卦辞:元亨,利牝馬之貞(贞即占卜,字头含“卜”义)。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我读《周易》,以本义解读。元,做副词讲,表程度“很”的意思。
亨,即亨达通畅,表示此占是有利之占,运气亨通。而且,卦辞告诉你,是有利于牝马之事,可以理解为母马的交易。君子(表示男性,不一定就是指有德之人)利于水上之行,最终可以获利。如果往西南方向,能够赚到钱,往东北方向,就会亏损。遵照卦辞行为,就很吉利。这一占是上六变化,这是精准定位吉凶的关键一步。这一爻的爻辞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黃。
从字面上看,有凶兆隐含其中。参看卦象,坤卦为纯阴卦,六个爻全部是阴爻,而“龙”则是纯阳之物。那么,就意味着阴阳相战,流出的血呈现出天地之色(天地玄黄),是很不吉利的征兆。为什么呢?否极泰来卦辞显示,这次占卜是“元亨”,有利于做马匹交易,往西南方向可以赚钱。“朋”,本义不是“朋友”,现在占卜,也可以引申为朋友。
古代以贝壳为等价物,把贝壳串起来,五个为一串,两串为一“朋”,甲骨文“朋”非常明确的表达了这个含义。那么,查到变爻时,为何又变凶了呢?这就涉及到八卦的变化了。八卦的每一卦都是由六个爻组成的,任何一个卦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易,讲的就是变化。卦的变化是从最下面那个爻开始,也就是从初爻开始,往上演变,每变一爻,就产生一个新的卦。
变到最后,就不能再变了。假若再变,就变为另外一个宫去了。比如坤卦,六个爻都是阴爻,变卦时,初爻由阴变阳,这一卦的卦名就叫做“地雷覆”,下卦就变成“震卦”了。依次变化,其他四个变卦是: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择天夬,如果再往上变,第六爻变为阳爻,则卦名就是“乾为天”了。乾卦是纯阳卦,也就是“龙”。到了西汉,易学家依据先天卦序,把八卦分为八个宫,每个经卦组成复卦,开始变化,变到第五爻的时候,就要变回来了,若再变第六爻,便跑到别的宫去了。
坤卦变到第五爻时,就要从第四爻(六四)变回来,叫做“游魂卦”,卦名是“水天需”。然后,再把下卦全部变回坤卦,是为归魂卦,卦名是“水地比”。坤宫的“地天泰”卦,恰与乾宫的“天地否”卦阴阳相对,也就是说,这两个卦相互变化,变到“穷”时,就相互转换了。这就是“否极泰来”。那么,“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则是因为坤卦变到六五这一爻,如果再变上六爻时,坤卦就变成乾卦了。
乾为龙,纯阳,阴阳相交,必定相战,事物的性质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道穷也回到坤卦的卦辞与上六的爻辞,我们来看一看这一卦的预测结果是什么。卦象、卦辞都告诉占卜者,这一占很有利,将要进行的事情很顺利、亨通。但是,如果把事情做到极致,便不能再继续下去,需要回归。更需要求变,变回来,或者另寻别的途经,所谓穷则思变是也。
假如以蓍草占卜卦爻辞吉凶,遇到第六爻变动,则隐含着这件事情已经到头了,需要通变了。怎么变?我在实践中一般看变出的是哪一卦。如坤卦上六动变,则变出来的卦是乾卦,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本义为,很通畅,是有利之占。说明这次占卜需要从坤卦变到乾卦,按照乾卦所示吉凶,预先安排自己的行为。乾坤相遇,当然是“龙战于野”,象传(象辞)提示“其道穷也”,便不能再干下去,所谓“利牝马之贞”、“西南得朋”,都是过去时,需要调整行为,否则,便会导致“其血玄黄”的局面。
卦爻辞是西岐“草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实践中,通过占卜归纳、提炼得来的,也是经过应验的占卜结果。后来,西周得了天下,易占逐渐取代龟占而成为主流预测术。《十翼》相传为孔子所作,我认为这是伪托,为西汉易学家所为则比较可靠。《十翼》全面解读和诠释了《周易》,并且把这部占卜经典上升到人文哲学高度,《象传》是其中一部分。
本文仅从周易卦爻辞占卜解释题主的提问,没有从伦理高度进行诠释。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事物发展到极致,就开始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其道穷也”,是对坤卦上六爻辞的解释,说的就是坤卦最上面那一爻的变化,是坤卦运行变化的极致,再变就要变成乾卦了。穷则思变,变则亨通;物极必反,破极泰来。这是《周易》的大哲学,宇宙变化的大道理。
小孩子适合看《周易》吗?假设能看懂,有什么好处吗?
周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易经》,是我国第一部卜卦类书籍,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作。此书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的结晶。周易学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很多文人墨客苦心研究书中精髓,希望能探索到预知未来的奥妙。那么作为小孩子适不适合看这本书呢?看了有什么好处呢?笔者认为,虽然此书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是毕竟是一本不太现实的玄学书籍,小孩子思想不成熟,看了之后,会对社会缺乏正确认识,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发生歪曲,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对成长不利,所以不建议过早接触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