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这样,很多深入研究易经的学者,甚至连卦辞爻辞都生生背了下来,实在令人佩服。但无论是原初的易经占卜体系,还是后来罗盘的六十四卦,其实与九九乘法表一样,都是有口诀表的一种是按照卦序记忆,一种是按照卦宫来记忆。两者侧重点不同。至于你按照哪个方式记忆,完全取决于你的研究方向。如果是想研究周易卦象演变之理,可以采用卦序记忆法所谓卦序记忆,就是按照64卦成卦的次序来记忆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这个是按照天地演化的道理,先有乾坤,开天辟地,然后天地混沌【屯】,万物童蒙【蒙】等等,逐渐发展,按照这个规律逐步记忆,对于理解万事万物的演化,理解每卦卦象、爻辞变化等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果是想研究易经占卜预测,比如六爻预测,则可以采用卦宫记忆法我本人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记忆,主要作用就是装卦方便,不用电脑排盘,对于每卦卦宫世爻应爻的位置,以及每卦本卦五行,安世应取六亲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说前面一种方法是先天为体,那么后面一种方法就是后天为用了。乾:姤遁否观剥晋有坎:节屯既革丰夷师艮:贲大损睽履孚渐震:豫解恒升井过随巽:小家益无噬頣蛊离:旅鼎未蒙唤讼人坤:复临泰壮夨需比兑:困萃咸蹇谦小妹所以,采用哪种方法,完全看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易经》中的“其道穷也”,究竟表达什么?
这半句话出自《周易·象》,整句话是“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象》是《十翼》的一部分,是对卦爻辞的阐释。其中,《大象传》阐释卦辞,《小象传》解释爻辞,诠释爻象、爻辞的意义。这句话就是解释坤卦上六(第六爻)爻辞的。坤卦·上六这一爻的爻辞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是《周易》原文,也就是占卜所得出来的卜辞。而“龙战于野,其道穷也”则是这一爻的象辞(象传)。
周易占卜,最早大概兴盛于古西岐,也就是春秋诸侯国周国领地一带。古西岐人根据八卦,以蓍草为工具进行占卜,预知人事未来,预测前途吉凶。相对于当时殷商宫廷的龟占而言,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占卜方式。因其采用的工具是蓍草,有人认为,“草民”一词于此有关。这种占卜法是取五十根蓍草,经过“四营十八变”,求出卦象和变爻,然后解读卦象和变爻爻象来预测人事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