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现在的年轻人,那懂的这点规矩,我行我素,什么规矩,什么约定习俗,什么忌讳,怕早忘了,或者压根不知道。其实,送礼也有很多讲究,特别是农村地区,在举办丧事的时候,送礼更有讲究。所以,生活在农村,最好不要去犯禁忌!不懂可以向老年人求经问事,了解清楚了对你有莫大的好处。
丧事后何时请随礼的人吃饭?
丧事后何时请随礼的人吃饭?这要根据各地不同的习俗而定,像我们地区,凡是家里死丧人的遗体,必须摆上48个小时,即以咽气时间作标准,一般第三天清早去火化,灰盒回家安葬完,晚上即请随礼的人,吃回丧夜晚,这一餐是逝者家属,向随礼者请的最高挡次的饭,然后每人赠送礼品一盒,(里面有毛巾、碗匙、云片糕、巧克力),以示对亲朋好友的答谢。
农村新的丧葬规矩有哪些呢?
人都会有生老病死的那么一天,这是人生的大事。对于这件事,人们都是比较重视的,在农村尤为突出。毕竟很多农村还是土葬的方式。而土葬在农村民间的确是有很多的习俗。以我所处的陇东中部一带的农村来说,主要有这些习俗:“后事”准备人生百岁总有一死,当进入晚年,渐渐的体弱多病,本人也有要求,家属便着手为其准备身后用物。
最主要的,也必须在生前打算的,一是寿棺,二是寿衣。以前,寿棺都是请木匠师傅制作,一般都是杨木做的,松木的只能是有钱人家;现在,会做棺材师傅少了,基本上都是在棺材店订做,最次是松木的,也有柏木的,雕有图案,油漆铮气。老话说“天才棺材七尺三”,这尺寸一定要量准。寿衣有帽(女为头巾)、上衣裤(有棉有单)、鞋袜,男的还要袍子,还有铺的、盖的。
寿衣的颜色多为红、蓝,忌黑色,忌有花。临终人在基本没有生命体征时,儿(女)或“穿衣人”为其穿上寿衣。之后应将逝者移至正厅中,用两木凳支起,上搁一木板的临时床上,谓之为“移丧”。是成年人且有配偶及子嗣的,称寿终(旧俗认为逝者不能殁于床或炕上)。然后将家中供奉的XX,或者厅前中堂都遮盖起来。用白纸拈接将逝者围住。
用一小桌摆放遗像,签X牌位,点着白蜡烛,并用一瓦盆作烧纸盆,同时杀一只鸡,叫“引路鸡”(白颜色的,男的杀公鸡,女的宰母鸡),拔毛后放一大盘中供奉,再燃过人亡后第一道纸钱。之后由儿子们在大门外向着坟地的方向烧第二道纸,哭声要大,让村里人都知道,这家有丧事了,赶过来帮忙。当地人还有说法,此时不哭,后代会生下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