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联和服状都要张贴好2.香案在灵堂内和室外准备的放祭品的桌子,室内一张,室外三张。室内桌子为礼生坐和呈放祭品用,室外桌子是摆放好祭品和祭亭、遗像等。3.准备祭品室外:猪、羊、金山、银山、寿星、宝塔、俎豆、安顿好祭所、祭位一般祭品包括香、茗、酌、箸、馔、羮、腐、果、鲜、鸡、馐、丝面、糕点、帛、松、柏、竹、梅、兰、菊等等一般有降神(这里的神并真有神,只是人们的精神寄托)、迎神、妥神、送神几处位,奏乐、成服、司樽、盥洗、声炮、鸣金几处所等。
4.编炮编炮不一定非要火药编炮不可,为了环境卫生,可用电子炮代替。【二】正式开祭1.发擂鸣三次/个短炮,表示祭礼将要开始了。礼生(从事祭礼的专职人员)分别读:灵輀将驾,祭礼先行,孝堂肃静,执行就位。以此让帮忙和参加祭礼的人就位。2.孝子侍立帏内,倾听礼生宣读《就位词》: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韵其音,敬其所亲,爱其所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这里的其是指亡人,道明祭礼的宗旨。3.就位词读毕,陈设各项4.升炮、擂鼓、呜金、奏乐5.礼生宣读《开幕词》6.礼生宣读《开幕赞》7.引孝子出帷行省视礼省视,就是孝子查看一下所陈设的情况怎么样了,省视的时候是要回报的。如堂上叫省牲,那室外带孝子省视的视生就回答给堂上的礼生:博硕肥脂并赞云:博硕肥腯祭奠呈,爹娘不敬敬何人,生前菽水承欢少,此刻猪羊难报恩。
8.省毕升堂入帷9.分别至盥洗所、奏乐所、司樽所、声炮所、金鼓所行礼每到一所,都读赞一首,如到奏乐所,赞云:玉笛幽幽哀乐鸣,孝堂寂寂动哀情。洞箫悲咽增伤痛,鹤唳三更不忍闻。10.双亲皆亡,先行成服礼孝子分别穿孝衣、披白巾、披麻、戴冠、扎带、穿草鞋、执杖这里没有迷信色彩,穿草鞋是以前农村人都穿草鞋,现在不忘那时之苦。
孝子每披戴一样东西都要赞诗一首。“赞”是古时的一种文体,以赞美为主。如赞孝衣,赞云:麻衣不比一般衣,穿在儿身分外凄。今日绵绵思罔极,泪花并作落花飞。11.单亲殁先行降神礼亡人已经作古,在炎黄子孙的心里,逝者己经成为见不着的仙神了。明知人死如灯灭,但心里难舍,美其名曰成仙成佛,开祭日祈愿父或母有灵,只为心里自我安慰也。
如其中一首降神赞云:父(娘)亲今日往何方,踪迹寻来竟杳茫。堂上今朝呈祭奠,思亲难禁泪千行。这就是明知无神而只求心里平衡,并不迷信也。12.行迎神礼既然心中希望父或母成为“神仙”,今天是为父或母举行祭礼,当然就要把父或母当“神仙”一样的迎接了。但深知死了死了,哪有什么神,只是心肠罢了。如其中一道迎神赞云:此日迎神神应通,为何不见我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