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困难理性对待,培养自己处理困难的习惯,会逐渐走出恋母情结。中文译作“恋母情节”或“恋父情节”,要消除恋母情结,儿子首先要产生独立意识,向父亲认同,所谓恋母情结主要是说一个人摆脱不了小时候对母亲依赖的状态,没有独立意识,个人生活能力较弱,自理能力不强的一种表现。
1、恋母情结是病吗?
谢邀照例,审题恋母情节是病吗?首先来看什么是恋母情节俄狄浦斯情结,源于希腊,失手杀父,娶了生母,知道真相后自毁双眼,自我流放。中文译作“恋母情节”或“恋父情节”,如果简单的回答题主的问题就是:是病,一种心理疾病。回答到这就已经结束了,但是我还想多说两句,虽然题主并没有问怎么得的病,怎么解决。恋母情节分为几个形式,
第一种的形式表现为仿照和反抗,其实恋母情节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如果是男孩,那么与父亲同一性别,相似就会引起认同感,以父亲为榜样,仿照父亲,向父亲学习,和母亲不同性别,但是可以互补,取长补短。父亲爱母亲,男孩就会学习父亲越来越爱母亲,母亲爱父亲,孩子就要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像父亲,有什么学什么,父亲做什么,儿子会跟着学,学习心里状态,学习表情,说话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心里特征。
历史上有一位恋母皇帝,据正史《魏书》记载,南孝武帝刘骏,“骏淫乱无度,蒸其母路氏,秽污之声,布于欧越,”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但是对于这位意欲中兴的皇帝功劳没写多少,写的全是皇帝好色,作为一部史书有失偏颇了。也可能是书作者的父亲被刘骏杀了,所以怀恨在心大肆抹黑刘骏,毕竟是历史,不评价,如果是真的,这皇帝估计也是严重的恋母情节患者了,
历史上还有两位对自己乳母情深意切的皇帝。明宪宗朱见深,明熹宗朱由校,一位是大名鼎鼎的万贵妃万贞儿,另外一位客式虽不出名,但跟她对食的是:魏忠贤,对食“太监搭伙过日子,皇帝为了掩人耳目,下的旨意。”这两位皇帝严重的恋母情节可见一斑,还有一种恋母情节的表现形式见于青春期,个体在长大,开始了青春期的性幻想,恋母情节随之转移,不会是现实中的父母,可以是父母的同事,或者朋友,比他年长的男性(女性)当红的影星,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最喜欢的是钟楚红,到了这个阶段,会出现恋母情节的表现形式是兄妹,姐弟。
相信各位有过这样的情况,只不过潜意识里性幻想对象变成了更年轻化的形象,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佛洛依德说过“人就是一个受本能欲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恋母情节中一般受生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因素居多,是一种普遍现象,许多人不承认或许是因为并没有发现自己有这种情节,当有这种情况时,在心里上应该努力克服,转移注意力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2、孩子有严重的恋母情结,怎么办?
所谓恋母情结主要是说一个人摆脱不了小时候对母亲依赖的状态,没有独立意识,个人生活能力较弱,自理能力不强的一种表现。长大后,喜欢比自己年龄编的女性,对不成熟女孩不感兴趣的,这就是幼时对母亲依赖的一种心理反版。造成这种原因首先是幼时母亲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过度照顾,孩子该增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其次是孩子与父亲互动太少,或对孩子过于严厉,使孩子的情感偏向了母亲。
再次是严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为寻求保护,更多地依赖母亲,最后一条是母亲没有安全感,离不开孩子,互相纠缠,孩子大了还与母亲同睡一床,形成的离不开母亲的巨婴现象。所以要消除恋母情结,儿子首先要产生独立意识,向父亲认同,培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困难理性对待,培养自己处理困难的习惯,会逐渐走出恋母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