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知识 > 星座经验 > 苗族的是什么节日,四月初八是什么节

苗族的是什么节日,四月初八是什么节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20:39:00 编辑:运气知识 手机版

相传,有一个唤作“月亮”的男青年,他勤劳能干,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而太阳却横加阻拦,月亮和心仪的女子冲破了层层阻隔,最终才终成眷属。此后,每年的八月十五,苗族人都会站在月光之下,举行“跳月”活动,为了表达对月亮和女子忠贞爱情的敬佩之情。而那个叫做“月亮”的年轻人,也被苗族视为月神信仰。而壮族信奉的月神,却是天宫中居住的仙女。

在壮族人严重,月亮里是有一位美丽的月神,其形态却没有任何的记载,类似古人幻化出来的月宫嫦娥,渐渐演变成壮族特有的信奉对象。壮族信奉月神,每年在八月十五的时候。壮族人们会大摆祭祀之礼,在台子上摆好祭祀的礼品和蜡烛,底下都是壮族的女子围着做,而他们请的仙女,却是由男子来代替,因此在八月十五这天的拜月活动,又称为“闹哥孩”。

壮族和苗族虽然信奉的月神有所差异,但是殊途同归。无论是在月亮下“跳月”,亦或是“闹哥孩”,最终目的都是女子乞求能够获得月神的绝世容颜,来得到好的姻缘。二、活动虽然相似,却也有差异壮族和苗族,都是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大部分都在历史变迁下,或多或少得到了融合。因此,在现在看来,苗族和壮族在中秋节这一天,开展的活动大同小异,上面已经提过了,少数民族对于月亮,有着几乎崇拜的尊敬,因此大多数活动,都是围绕月亮而来的。

比如上面提过的苗族“跳月”与壮族“闹哥孩”、“请月姑”等,都与月亮有关。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在壮族围绕月亮开展的活动,却只是请求得到月神眷顾,而对于苗族来说。站在月光之下跳舞,不仅是为了祈福,更是在跳舞的时候,男女之间能够有机会接触,成全美好姻缘。壮族过中秋节的时候,除了拜月,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就是骂中秋。

壮族的“骂中秋”,传说是一位古代的壮族姑娘,喜欢男子的眼光与众不同。别人都喜欢甜言蜜语的男子,她偏偏喜欢老实耿直的这一款。有一天她种的作物被偷了,有一个男子便痛骂偷作物的贼,得到了女子的芳心,成全了这一段姻缘。而到后来,慢慢就演变成了一种在中秋的特有习俗。壮族子女会故意搞一些恶作剧,来引起别人痛骂,骂得越狠,便会越长寿。

成为了一种奇怪的传统。而对于苗族来说,这一活动却并未开展。对于中秋节来说,苗族的活动相较壮族而言,还是比较少的。苗族和壮族中秋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苗族和壮族的中秋节,不论是从传统还是活动,都有所差异。从表面上来看,是因为这两个少数民族的特色,并未得到相互融合。但是其根本原因,是在历史的文化传承中,出现了问题。

这个要从几千年前谈起,来看两个民族的发展与变迁。苗族从秦朝开始,就一直处于逃离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苗族一直是内部形成自己的文化内核,相当于与世隔绝,直到清朝后期,才渐渐与汉族打开了联系,实现了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也就是说,在这几前年来,苗族的日子过得并不好,所以从黄帝时期对拜月的崇拜,是在苗族人的心中,根深蒂固的。

直到现在,苗族在中秋节,无论是载歌载舞,还是别的活动,其主要的精神内核,都是为了感恩粮食丰收。而对于壮族来说,得益于“土司制”,壮族的历史比较简单。自从秦汉开始,壮族一直受中央集权的统治管理,这就导致,壮族的文化内核,从古至今,和汉族一直是有融合的。得益于土司制,在清朝之前的几千年来,壮族得到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对于粮食的需求,并没有苗族那样强烈。

可以说,壮族的日子过得还算安稳,而苗族却始终处于动荡之中,这就导致二者的期盼不同。所以,由于历史背景不同,苗族对于粮食的期盼,加在了中秋节之上,而壮族对中秋节的期盼,却只是当做一种节日来过,也就可以理解了。总结:中秋节的文化活动,无论是苗族还是壮族,都有其特有性。这是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习下,经历的背景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文化信仰。


文章TAG:初八苗族四月节日苗族的是什么节日四月初八是什么节

最近更新

星座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