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名时首先要推名主的八字,通过推八字,明确了先天八字所需要的五行,就可以本着补救的原则着手拟名了。例如某人八字中用神为木,喜神为火,起名时,人格就宜选用五行属木或属火的吉数理,即11、21、31、32、41或13、23、24、33等吉数,所谓姓名与八字相合,就是姓名的人格数理五行,跟八字中命主需要的五行相符。
1、按辈分怎么起名?
辈份相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家族里,每辈依次取五行相生中的一行为名。另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同一辈人中,兄弟姐妹各取一行,如古代一家有兄妹五人,老大取名栋,老二名字为烽,老三名基,老四名钰,老五为冰。一家人木火土金水五行俱全,和谐相生,一般情况下,五行之间都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从这一基本原理出发,数理学家认为人的姓名也可以由五行划分,如钟、钱等姓属金,杨、李等姓属木,江、黎等姓属水,耿、炎等姓属火,垣、墨等姓属土,同样,名字中用刚、利等字属金,艺、营等字属木,鲜、云等字属水,明、昌等字属火,山、珍等字属土,
明朝皇帝自明成祖朱棣开始,按五行辈份相生取名。明朝皇帝,除开国皇帝朱元璋外,以下按五行相生关系依次取名:成祖——朱棣(木)孝宗——朱祜樘(木)仁宗——朱高炽(火)武宗——朱厚照(火)宣宗——朱瞻基(土)穆宗——朱载垕(土)英宗——朱祁镇(金)神宗——朱翊钧(金)宪宗——朱见深(水)光宗——朱常洛(水)从明成祖朱棣开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完成一个轮回,然后又是水生木,开始第二轮循环,
2、怎样结合人的先天条件来起名?
民间姓名学认为,姓名的五格数理诱导对人生命运有很大的影响,但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为什么命运和经历各不相同呢?这是因为,即使姓名相同,但八字不同,人生命运亦会不同。姓名学指出,姓名与八字,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先天八字好,还需要姓名的数理相吻合,才能有好的人生,如果先天八字有缺陷,而姓名的数理能够起到补充扶助的作用,也可以开创美好的人生,
所以在起名时首先要推名主的八字,通过推八字,明确了先天八字所需要的五行,就可以本着补救的原则着手拟名了。姓名学补救先天八字,主要是用数理五行补救,即在姓名的中心部位—人格上,选取合适的数理五行作出补救,也就是根据八字命造的用神或喜神,来考虑确定姓名人格的数理五行,之所以要在人格上补,是因为人格代表人一生基本运势,是五格中最重要的一格。
例如某人八字中用神为木,喜神为火,起名时,人格就宜选用五行属木或属火的吉数理,即11、21、31、32、41或13、23、24、33等吉数,所谓姓名与八字相合,就是姓名的人格数理五行,跟八字中命主需要的五行相符,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经常听到一些起名的人说:八字里缺什么就补什么。这种说法来自过去人们认为“人秉五行之气而生”,因此八字中缺什么五行,补全了就会一生吉顺,
比如某人八字中有木火水,缺土金,就在起名时使用带土、金偏旁部首的字如培、璋、磊、钊、鑫等来弥补五行缺失。这种做法我们认为同样是不可取的,因为一个人所缺的五行未必是他所需要的五行,比如说一个木命的人,木太旺,需要金、土、火来克泄以使之达到平衡,但此人八字中正好没有水和木这两个五行,那要是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给其补水和木,岂不是使其旺上加旺,火上烧油吗,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用“纳音五行”来给人起名,所谓纳音五行,就是把六十甲子和五音十二律相纳配,其中一律含五音,总数共为六十的定五行方法。纳音五行实际上是根据命主的年柱干支来确定五行归属,平均每两年为一个五行,如出生于甲子年和乙丑年的人都是海中金命;出生于丙寅年和丁卯年的人都是炉中火命,这在命学理论上是经不住推敲的,两年之中出生的人不计其数,难道他们的命运全都一样吗?这显然说不通,
用纳音五行起名就是先根据一个人的四柱干支定出其相应的纳音五行,然后看其缺少什么五行就在名字中通过用所缺五行偏旁部首的字来补上这个五行。如某人的年柱为甲子(海中金);月柱为丙寅(炉中火);日柱为戊辰(大林木);时柱为庚午(路旁土),那么此人的四柱分别具有了金、火、木、土四个五行,就差一个水便齐全了,因此要在名字中使用带水的偏旁部首的字,如冰、海、霖、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