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字写的好看与不好看是相对的。百家姓中有的字写起来容易写得好看,有的书写有难度,“张”字要写得好看有一定难度,首先左侧的“弓”旁不易写得好,张字的弓与长的组合更要求协调和布局合理,这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行草书更适合表达这些作者的情趣追求,能更好的展示作者的艺术风采,及精神风貌。
1、书体中的馆阁体是什么样的?
谢谢邀请!题主问:馆阁体是怎么回事?馆阁体是指什么来着?简言之:它是因科举制度而形成的考场通用的字体。它有四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乌黑,俗称为乌黑发亮。第二个特点是:方正,就是方方正正的,中规中矩的。第三个特点是:光沼,第四个特点是:等大。也就是说每个字都一般大,那么,明代是怎么称呼呢?明代称之为“台阁体”。
那么,清代是怎么称呼呢?清代是把明代称的“台阁体”改称为“馆阁体”的,馆阁体也是书法。有人说馆阁体不是书法,这种说法明显是不对的,馆阁体只是缺少书法的灵性和墨变,其笔法和字法完全是谨严的。关于章法,当时的考试制度中就是那样规定的,学子们能改得了吗!除非自己不要功名了,怎么学?这个好办!选一个馆阁体字帖,照着临写就可以了。
2、有人说范曾自创了“蜣螂体”,因为他的字好象是用蜣螂腿构建的,你怎么看?
范曾是真范老实说,题主以“有人说范曾自创了“蜣螂体”,因为他的字好象是用蜣螂腿构建的,你怎么看”发问,似有误导人之嫌,其实,在我看来,抛开范曾其为人为事之外,如果题主所说的蜣螂体为真,则说明范曾不但国画成功了,在书法方面也是成功的。因为,说范曾的书法是蜣螂体,好像不雅,但的确非常形象,以蜣螂体命名之,则说明其书法相当有个性,且很有标志性,称之为范曾体也不过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范曾的书法当然是成功的,
我们知道,对于学书法的人来讲,为了学得像,临得真,有的人可能就为此耗尽了一生。即使这样,也不能算成功,因为你哪怕达到了复印机的程度,那也比不上真正的复印机,也是失败的,毕竟,临碑临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求变求新,写出自己的个性,那才叫美。如果能在此基础上,还没有走火入魔,还能够自成一体,还能被大家认为是美的,那当然是理想状态和最高标准了,
3、为什么一些书法家空间里面挂的全是自己写的行草书,一张楷书都没有?
对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我也是慢慢才理解的,写好楷书真的不容易,其间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而且还很容易让人发现不足之处,而行草书则相对宽松一些。在用笔和结字及章法上,好坏的标准也不太好定,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写行草书的没有写楷书的功夫深,甚至有避难就易,混水摸鱼之嫌。其实,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写一手高水准的楷书固然不易。可是要写好行草书又谈何容易!可以这么说,很多写行草书的,一开始也学过楷书,有些甚至写的很好,但是随着对书法学习的深入,有很多人就转向了行草书。这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行草书更适合表达这些作者的情趣追求,能更好的展示作者的艺术风采,及精神风貌,拿我个人的经历来说,也曾学过好几年的楷书。
虽然楷书端庄大气,灵秀美观,对我来说很有魅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还是走上了行草书的道路。这个和我个人的性格,和艺术追求,有很大关系,确实,写行草书的很少展示楷书作品,这是实情。因为一个行草书法作者,时间都用在了自己最喜欢的行草书上,最满意的作品,必然也是行草书。所以展示出来的,当然也是行草书,其实楷书也好,行草书也好,只要写到一定程度,都有自己的受众。
4、“张”字怎么写好看?
“张”字怎么写比较好看?说实话,张字不太好写,难以写得好看,刚才用钢筆试写了几个张字,这里老朋友、新朋友们作一个书面交流:筆者对书法有一定的爱好,爱欣赏各种书法作品。书法是门艺,中国文字书写无论毛筆、硬筆、铅笔,都可以写出非常秀美的字,都可以写出各自特有的艺术魅力的书法作品,受到古今中外学者和大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