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些名字念出来会让人笑的合不上嘴,所以,索性就不取这类的名字了。不过啊,现在父母给孩子取名字,又落入了另一个俗套。网上有个笑话说:老师上课叫一声“zi xuan”,连男生带女生,能站起来5、6个孩子。还有的是,开学第一天,老师认孩子名字,都得去查字典,很多父母为了显示文化高,给孩子起的生僻字。其实,父母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有好的寓意,没有过分的谐音,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好名字,不用非要用电脑都识别不出来的生僻字,也没必要跟风起和别人相似的名字。
“仙”在中国的地位很高,可是为何用“仙”字给孩子起名的家长不是很多?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孩子起名字带仙字的少呢?其实取名字的学问很大,有老祖宗说的这么一句俗语“男不带天,女不带仙”,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按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男孩子取名不要带“天”字,女孩子取名不要带“仙”字。我们先来说说男孩子取名为什么不能带“天”字。众所周知,古代的皇帝常常被称为天之骄子,也就是“天子”。
“天子”在世上肯定是独一份的,如果平常百姓也取了“天”字,那肯定是会犯了忌讳的。同理可证,除了“天子”之外,还有皇后。皇后也常常被称为是仙女下凡,那么寻常百姓家的女孩子取名时,自然也要避开这个“仙”字的。除了犯忌讳这事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在古代,天和仙都是百姓们祭祀的对象,通过向天和仙祈求,希望他们保佑百姓们平安健康。
因此天和仙在人们心目中是崇高的神灵,在祭祀时就会行大礼,但是这种大礼是一般人受不起的,怕是会被折煞。在以前,古人认为,天上神仙的女儿都统称为仙”。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名字带着“仙”字,是对天神的不敬,古人对于天地万物的神灵都是敬畏的,不管怎样,平平安安才是长辈所乐意见到的。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林仙儿、她的女儿小仙儿、现代的谢大脚的扮演者于月仙、还有男取女名的王仙芝确实带仙字的不太多。
农村老俗话说给孩子取名“男不带天,女不带仙”,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老俗话说给孩子取名“男不带天,女不带仙”,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小周的孩子八个月大了,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村人,关于小孩子取名字,深有感触。这小孩出生前就一直在想取什么名字,特意回家请老人家推算了一番,否掉了很多备用名,那时候就知道了,名字不能取太大,不然孩子不好带,这是村里老人告诉我的,说“男不带天,女不带仙”,就是王、将、国什么的大字也不行,折腾了老长一段时间。
那时候怕身边城里的朋友笑话,没敢和大家说,等朋友们问起,才说自己正在想,城里朋友很吃惊,你怎么不花几百请个大师算一下?这时候我才知道,取名字的重要性,不分农村和城市。取名很重要,名字不能过于轻浮是的,取名字很重要,这关系着孩子未来一生,孩子打小就有奶名和大名之分,奶名就是喊着亲热,农村老人说,这奶名越接地气越好,什么二蛋、二狗、小丫等等,或者用大名最后一个字,例如最后取为芝的,就叫芝芝,芝宝,也或者最后取名杰的,小杰,杰儿等等。
而大名就很正式了,姓不变,有的地方辈分也不变,所以主要在最后一个字,非常有讲究,不得马虎,什么“石破天”“赵日.天”的,想必孩子长大了也不答应吧?为什么农村俗语中,男不带天,女不带仙呢?天、仙字大,怕孩子镇不住俗话说“天地人”,天为大,人排第三,取名“天”字,有两种结果,要么镇住了,将来必定是人中龙凤,要是镇不住,一生路可能都是坎坷不平。
所以,从玄学来说,并不是不可以取,主要看这个人的生辰八字,可毕竟人中龙凤属于凤毛麟角,所以很多时候,都不建议取这么大的名字。而仙,我们在形容一个女子才华横溢,相貌出众时,偶尔会用仙气一词,散发着仙气,灵气,这已经是对女子最高的赞美了,又怎能与仙齐名?只有帝王之家才能自称为天子古时候,封建王朝,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自称“天子”,乃是上天之子。
如此看来,就是帝王,也只敢自称天之子,而一介草民又怎敢妄称“天”。而仙,也只有皇家才有天仙下凡一说,老百姓取名,都要绕开。天、仙都是祭祀对象,自然不能取名以前人们会有很多的祈福祭祀活动,有祭天的,祭仙的(黄大仙)等等,农村自古有长辈不向晚辈行礼一说,这会折寿的,更何况祭拜这么大的祈福活动,一般人自然受不起这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