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鄂伦春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一般要进行四至五天,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鄂伦春族地区。谢邀,鄂伦春族的饮食和狩猎文化主要可以体现在一个节日里,鄂伦春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唱歌跳舞。
鄂伦春族怎么过春节?
春节是鄂伦春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一般要进行四至五天,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鄂伦春族地区。鄂伦春族的春节源于汉族习俗。节前,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清扫庭院;上山狩猎或在外工作的人们,都要赶回家,准备过年。除夕,家家户户祭祀祖先和北斗星,吃团圆饭,守夜。初一清晨,人们忙着煮新包的“谢纳温”(饺子),鸣放鞭炮或向天空鸣枪,以示迎来了新的一年。
全家人走出屋外,面向东或南,燃起九柱香,叩头祭拜天神和山神,祈求神灵恩赐猎物,保佑全家免灾免祸、吉祥如意。太阳出来以后,人们穿上新衣服,携儿带女,带着酒肉互相拜年,先到氏族或家族中最年长者家里行拜,然后再到其他家。进门先烧香祭火神,向篝火里扔一块肉,洒一杯酒,主人陪同客人祭拜。祭祀完毕,客人向主人敬酒、敬烟、叩头,并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受拜的长辈同样向来拜者说几句祝福的话,有的还要给压岁钱或几块糖。这一天,老人一般都在家里等候晚辈来拜年。初二开始,老年人互相拜年,或聚集在一起饮酒娱乐,青年人则自动组织起来进行文体活动,或者唱歌跳舞,或者赛马射击、摔跤比赛,或者下棋玩牌。歌舞尤为人们所喜爱,他们的舞蹈有反映飞禽走兽生活面貌的,有表现猎人捕捉野兽情景的,也有描绘妇女采集劳动场面的,动作古朴纯真,具有深厚的狩猎生活气息。
鄂伦春族饮食和狩猎文化有什么特色?
谢邀,鄂伦春族的饮食和狩猎文化主要可以体现在一个节日里,鄂伦春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唱歌跳舞。每当打猎归来或是喜庆节日,都要歌舞狂欢。而冰雪伊萨仁则是他们的大节日,伊萨仁可以翻译为集会,冰雪易萨仁则是冰天雪地的集会。他们居住的房子叫仙人柱或撮罗子,用30多根树杆搭成锥形,外面夏季覆盖桦皮,冬季盖着狍皮和芦苇帘。
可很快搭成,也可随时拆卸。而在伊萨仁中则出现了这样的传统房子。过去,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他们的衣、食、住、行、歌舞等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点,穿的是兽皮制成的衣服。而当冬季来临时,闲暇下来的鄂伦春族则会聚集在一起,举办射箭、赛马、滑冰等活动,并企盼来年的丰收。而目前,冰雪伊萨仁则成为当地的重要旅游项目,虽然当地冬季有接近零下40度的低温,但仍然吸引了相当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