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真正巅峰的时候,比现在的郭德纲张云雷孟鹤堂加起来还火,即使比商业演出,姜昆也是一票难求,即使跟马季PK,姜昆也能略胜一筹。姜昆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方面是马季慧眼识珠,另一方面也是他足够先锋,《如此照相》在那个时代就是一剂猛药,从成稿到登台,一直用了半年多时间,而且直到临上台还有人让姜昆放弃。毕竟那是一个并不明朗的时期,很多暗流都可能回来,然后把一切再次否定。
姜昆敢于这样去说相声,那就是屠龙少年一样的勇者。后来他跟梁左也是互相成就,并不是梁左写好稿子姜昆就去背诵,《虎口遐想》是梁左小说《虎口余生》改的,而且梁左都没想到姜昆能改成对口相声,而且还能火遍全国。说白了,姜昆也是一个时代的宠儿,而且他自己的实力也对得起这份幸运。如果只比巅峰期的成就,姜昆比某些炒作出来的大宗师强出去万倍不止。
冯巩——身份地位最高冯巩的家世就不多介绍了,冯国璋后人,母亲也是天津豪门。冯巩现在是中广说唱团团长,曲协副主席,还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等,他的身份加起来得用卡车来拉。冯巩老师也是子母哏的集大成者,他还不是杨少华那种洒狗血愣抢戏的风格,冯巩老师是完全符合作品的进攻型捧哏,而且他的笑料还比牛群更多,形象气质也更加讨喜。
冯巩现在虽然成了小品专业户,但他巅峰时期的相声作品,也是非常出色甚至还有部分是神级的佳作。所以冯巩也是中国相声史上有字号的人物,将来有关于相声的纪录片,冯巩也得有一个章节去展示。王谦祥李增瑞——相声史上合作时间最长祥瑞组合虽然没有大火,但二位的技艺是没得挑的,或许有人更喜欢那种包袱密集,满台撒欢的脱口秀式相声,那么听王谦祥李增瑞的相声就会觉得闷。
不过你要是喜欢相声本身,而且也愿意去品其中的味道,那么祥瑞组合就是教科书一般的存在,他们的表演如同涓涓细流一般,不经意间让你会心一笑。今年是两人合作六十周年纪念,相声史上没有第二对比他们更长的搭档了,而且以他们的现状来说,未来也不可能突然裂穴,谦祥龟王跟李根骚瑞会一路走到尽头。马军盛伟——最有前途的新人马军盛伟虽然是靳佩良的徒弟,但他们的技艺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而且还得到过少马爷的亲自指点,所以两人也被称为“马氏相声的传人”。
明字辈的相声演员里是不是没有门长?如果有,应该是谁?
相声门长,也就是一派大掌门这个概念,其实是从寿字辈才开始的,理论上应该是第一个拜师的人,但现实都是按照掌门标准来算的,而符合这个标准的,也只有寿字辈门长。张寿臣张寿老,正经的掌门级人物,别说寿字辈,就算是德字辈的小年轻,在他面前也矮三分。张寿臣之后,各个字辈基本上就没有所谓门长的概念了,即使有,那也是虚衔罢了,要号令天下也没人鸟他们。
不过有意思的是,寿字辈之后的宝文明三辈,行内公认的门长都姓“赵”,而且还有两个是亲父子爷儿两。宝字辈门长——赵佩茹宝字辈最早拜师的不是赵佩茹,而是李洁尘先生。但是李洁尘最先拜的是聂文治,后来聂文治把李洁尘介绍给了焦少海,等同于是跳了门,所以李洁尘的门户是按照跳门的时间开始算,于是他就比赵佩茹晚了两年。
但李洁尘和赵佩茹关系非常好,两人互相称呼师兄,在业内也有口皆碑。文字辈门长——赵心敏文字辈最先拜师的也不是赵心敏,而是一位南派相声演员,但他跟同行来往很少,没什么威望,所以公认的门长是赵心敏。赵心敏先生的艺术造诣在业内有口皆碑,最早出版的传统相声大全四大本,赵心敏是唯一一个通本全会的,不是像某些人吹牛,人家是真的全会。
就连马三立都嘱咐马志明,让他尽量跟赵心敏学,那样活才能瓷实。明字辈门长——赵伟洲明字辈最早拜师的应该是张弘,他拜师的时候狗神还没出生。但为什么公认赵伟洲是门长呢,原因跟他父辈差不多,有名望而且能耐大,同辈都服他。骂遍同行的郭德纲,对赵伟洲也是推崇备至。赵伟洲在相声界也算是传奇人物,严格说有一个威望如此高的父亲,赵伟洲一不小心就会活在父辈阴影下,变成少马爷蘑菇丁之类的存在。
但赵伟洲并没有那样,他成了相声行业里特立独行,跟父亲赵心敏完全不一样的人物字号,开创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门派:狗派~我们普通人说谁是狗,那是骂人的狠话。但相声演员说对方狗,那是最大的赞誉,因为狗是一句行话,意思就是好噱头,包袱使得巧妙,直接夸人就是机智幽默,祖师爷赏饭。当年李金斗王文友自封狂犬委员会会长和副会长,结果差点被外行打成反动会道门,可见同行对这个称谓有多么推崇。
而赵伟洲对于“狗”的演绎,基本上到了极致,如果狗界有神明,那他就长赵伟洲那样。赵伟洲创作的相声,除了他自己没人能够驾驭,光看文本你会发现好像没有包袱,但等狗神上台一通演,就能笑得你前仰后合。杨少华如果没有当年赵伟洲为他量身定制的一系列段子,他如今的名气得在对折的基础上,再打个三折。不过可惜这么一个天纵奇才,五十多岁才拿到最佳捧哏奖,而且前半生一直没有找到固定搭档,好容易有个合作长点的,对方一有了名气就跑去捧儿子了,把狗神干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