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找到濠州城比较有学问的老先生,恳请帮忙取个名字,在一番挑选后,就起了“元璋“这个名字,有了名字,就要学着别人起个字,字就叫做国瑞。朱元璋首先说“朱元璋”这个名字,“璋”是古代带棱刺的玉器,非常锋利,而“元”字确实指的是元朝,“朱”又和“诛”同音,所以连起来,“朱元璋”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
1、为什么灭元的朱元璋名字里会有个“元”字?
朱元璋的这个名字其实是后来加入义军之后起的,熟悉明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他最早的名字叫朱重八。其实朱元璋还有另外两个名字,一个是表字,朱国瑞,再加上给自己死去的兄弟改名时顺便给自己起的那个,叫朱兴宗,我们一一说一下这几个字的由来。朱元璋首先说“朱元璋”这个名字,“璋”是古代带棱刺的玉器,非常锋利,而“元”字确实指的是元朝,“朱”又和“诛”同音,所以连起来,“朱元璋”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诛灭元朝的利器,
朱重八然后是朱重八这个名字,是朱元璋的最早的名字,这要从元朝的制度说起:“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也就是说,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叫名字的,所以朱元璋家的名字就成了队列,祖父朱初一,父亲朱五四,大哥朱重五,二哥朱重六,三哥朱重七,第四,朱重八,为何从第五开始论,那是因为朱重八的父亲朱五四也是排行老四,上面的几个兄弟的孩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叔伯兄弟总排行,到了他这是老八。
朱国瑞朱国瑞,是朱元璋的表字,古人成年后,“称之为字,以表其德”,也就是说,父母师长可以叫,但平辈人之间称呼不能再直呼其名了,所以,朱元璋的表字为“国瑞”,但是当了皇帝之后,再也没有平辈人了,所以这个名字基本上也就只能在历史里记载了,没人敢用了。《明史》记载,“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2、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为什么名字里有元字?
引语:所谓名字,不单是一个人的称呼,也是一个人的符号。古人在起名字的时候,不但会有名字,还会有“字”“号”等,这其中,“名”,是个人的特称,多由父母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字“则是“名“的补充,与“名“互为表里。所以又称“表字“,“号“一般都是人的别称,或自取,或旁人所起,是对此人的一个别称,
作为以白手起家开创新的帝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推翻了元政权,建立了大明朝,按道理来说,朱元璋无论从于公还是于私的角度,都应该对元朝十分抵触。但是为什么名字里有元字呢?其实,这个元字和元朝可没什么关系,朱元璋的这个名字,是他后来改过的,毕竟,一个已经建功立业的人,再叫重八,实在是上不了台面,而朱元璋名字的改变,也分别代表了他不同时期的状态。
其一、出身于贫寒之家,名字只是代号朱元璋本名叫做朱兴宗,小名重八,朱元璋祖籍安微濠州,也就是后来的凤阳。根据元朝惯例以及民间取名字的习俗,朱元璋的父亲名字叫做朱五四,朱元璋本人叫做朱重八,而他的爷爷,叫做朱初一,起这些名字,并不是老朱家对数学有多深的研究,相反,老朱家是实实在在的文盲。而是当时的民间,穷苦百姓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家里添人进口以后,对于名字,没有那么多讲究,
名字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代号而已。本身文化素质低,再加上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对于起名字,相当的随性,不会像文人墨客等人,有名有字有号。而兴宗这个名字,也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儿孙能够光宗耀祖的朴素希望,但至少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光宗耀祖,实现起来的属于高难度操作,能吃泡饭,就应经相当的不易。朱重八的家乡濠州太平乡孤庄村,属于淮河流域附近,在元至正四年(1344),遭遇了罕见的苦难,旱灾导致地里的庄稼基本上颗粒无收,旱灾过后,蝗灾接踵而至,大片的蝗虫,将稀稀拉拉的庄稼吃的干干净净,
正当百姓们走投无路之时,不知名的瘟疫又席卷而来,太平乡随处可见让上瘟疫而死的尸首。百姓们纷纷四处逃难,偌大的太平乡,很快就人影寥落,而朱重八的家里,不到半个月,先是父母故去,紧接着朱重八的大哥也死了,转眼间,家里就剩下朱重八和二哥朱重六(学名兴盛),眼看着家里大人一个个倒下,小哥俩却毫无办法,家里没有一文钱,别说看病抓药,连给父母置办棺材的钱都没有,求爷爷告奶奶也没有人帮他们,最后同村人刘继祖看这小哥俩可怜,施舍了一块地,小哥俩用家里的破衣裳将亲人的尸首包裹,草草埋葬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