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知识 > 星座经验 > 古代下雨如何计时,我国古代是如何计时和报时的

古代下雨如何计时,我国古代是如何计时和报时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17 01:46:08 编辑:运气知识 手机版

在古代更为广泛使用的计时工具,其实是漏壸。定时灯,主要是古代矿工在矿井中使用的计时工具,故宫日晷日晷作为一种计时方法,在古代世界也很流行,这些机械计时工具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优秀作品,集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古代计时器漫谈原创浩然文史2019-07-1107。

1、古人如何计时的?

古人如何计时的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提到古代的计时器,一般人最先想到的大概是日晷(gu),日晷又叫日规,最早出现于汉代,主要利用物体在太阳下的影子来测量时间。在不同的时间,太阳的位置和高度不一样,因此照射物体所投下的影子的大小和长度也都不一样,日晷就是根据这一点发明的,它一般由一个标有刻度的圆盘和指针组成,和现在的钟表不同的是,指针只有一根,不能动,而且垂直于刻度盘,安放在刻度盘的正中央。

看时间的时候,观察的不是指针本身,而是指针在刻度盘上投下的影子,还有一种名叫圭表的计时器,原理和日晷相同,而且出现得更早。原理和样式类似于圭表的仪器,在战国时期的古籍中就已经有记载了,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的圭表,出土于一个东汉的墓葬。圭表实际就是在地面上立起的一根柱子,时间刻度都标在地面上,通过圭表看时间的时候,观察的同样也是柱子投在地上的影子,

古代也有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圭表,样式和立在地上的大型圭表相同,只不过比较小,立在带有刻度的表盘上。圭表和日晷其实并不好用,因为要利用的是太阳的影子,所以在没有太阳的时候,例如多云的白天和晚上都无变化,而且在不同日子的同一个时刻也不相同,所以为了正确显示不同的时间,表盘上的刻度必须十分复杂,在古代更为广泛使用的计时工具,其实是漏壸。

漏壶的出现也很早,起码在周朝就有了,它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在壶的底部凿个小洞,然后在壶里装满水,通过观察漏出小洞的水量来计时。由于用肉眼观察壶内的水位,难免会产生误差,因此有了“沉箭法”,在漏壶内部放一个可以浮起来的托子,把箭固定在托子上,然后在漏壶的壶盖中央也凿一个孔,使箭穿过小孔,这样箭就能直立在漏壶上了,随着漏壶内水位的下降,漏壶里的箭也会下降,人们就可以通过观察箭的高度来知道时间了,

漏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很难掌握蓄水的时间。理论上说,每壶水漏完的时间应该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在一壶水还未完全漏光的时候,就往壶里添水,那么上一壶水没有全部漏完,真正耗费的时间会比实际的时间短,计时也就不准确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的古人开始使用两个壶,一个壶装满水,将水漏进第二个壶里,人们则通过第二个壶来观察时间。

2、在手表、闹钟出现之前,我国古代是如何计时和报时的?

在手表、闹钟出现之前,我国古代是如何计时和报时的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火闹钟”真的用火吗?古代计时器漫谈原创浩然文史2019-07-1107:55:39近日,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玺主演的古装历史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可谓大火,其对唐代的称谓、礼仪、建筑、服装、饮食、市井、娱乐、节日等制度和风俗都有很高的还原度,从而备受瞩目,因为涉及时间,有关唐人用来计时的工具便不可避免地被提及了,其中很有意思的一种计时工具便是火闹钟。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火闹钟一、以火计时人们发现,相同数量的同一种燃料,只要周围环境变化不大,燃烧的时间大致相同,受此影响,人们就开始用火的燃烧来计时,定时蜡、定时灯和火闹钟便产生了。定时蜡,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燃烧的蜡烛来计时的方法,定时蜡最早出现于何时已不可考,但其使用方法在《岁时广记》中有所记载,其云:“烧烛知夜,刻烛验更。

”事先在蜡烛上刻上相应经过校正的五更记号,也就可以用来计量时间了,蜡烛方便携带、保存,又可以照明,一举两得,价格也不算太贵,所以使用面还是比较广的。不过,这种计时方法也有弊端,一旦风速发生变化,哪怕蜡烛本身的“燃料”相同,蜡烛燃烧的时间也不会相同,用来计时便不准确了,定时灯,主要是古代矿工在矿井中使用的计时工具。


文章TAG:计时古代报时下雨我国古代下雨如何计时

最近更新

星座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