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名女,介绍几位以飨读者。这里有几种情况,给出一些提示,供题主参考,这时候,如果在登记的时候写的是双方名字,就认定房子归两个人共有,男女双方均有产权份额,否登记女方名字,“外人”没有必要指手画脚,选择与否全看题主个人,题主是男方,婚前购房,在考虑房产证上要不要登记女方(女友)名字的问题。
1、历史上有哪些名女?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名女,介绍几位以飨读者。妇好,姓好(古音:zǐ,同子姓),妇是亲属称谓,先秦女性姓写在最后,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妇好是商朝第二十三个王武丁的妻子。她去世后被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军将征战沙场,东征西讨拓展疆土,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
堪称是中华远古第一女杰,妇好像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年—前610年),姬姓,春秋时期卫国朝歌人,是卫公子顽和宣姜的女儿,是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妹妹。嫁给了许国国君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诗经》中收录了许穆夫人创作的存世之作四言抒情诗三首,流传至今。这是目前世界上所见到的第一个女诗人的诗作,其诗作充满着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被誉为“中华第一爱国女诗人”。
许穆夫人解忧公主(公元前121年—公元前48年),她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汉武帝为了巩固汉朝和乌孙的和亲联盟,将20岁的解忧公主出嫁到西域的乌孙国。她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曾嫁予三任乌孙王,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她活跃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积极配合汉朝,遏制匈奴,为加强汉室与乌孙的关系做出贡献。
70岁时,她上书汉宣帝,陈述思乡之苦,请求把自己的遗骨埋葬在故国,汉宣帝同意她归汉,并亲自出城迎接她归来。公元前48年,解忧公主在长安去世,享年73岁,解忧公主冯嫽,生卒年不详。公元前101年,以解忧公主侍女兼女官身份,随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到乌孙国,并嫁给乌孙右大将,她多才多智,代表解忧公主出使西域诸国,在协助解忧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做出很大贡献,堪称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家。
由于深得西域各国人民的敬服,被尊称为“冯夫人”,冯嫽冼夫人(约512年,一说522年—602年),又称冼太夫人、“岭南圣母”。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今广东茂名地区)人,她是当时岭南地区俚人领袖,历经梁、陈、隋三代,一生坚持民族团结,促进汉俚民族融合,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坚决革除社会陋习,推动俚人社会文明进步,为岭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女性名人?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吧。吕后,汉王朝创始人,高祖刘邦的正配夫人,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再就是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对于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毛主席给与的评价是“中国三大女政治家”。文革期间的理论学习中,吕后和武则天的内容曾经占过一定的篇幅,
上学时的课本上对慈禧有过一定的反面了解。继续回答:(1)吕雉,字娥姁,通称吕后,或汉高后,吕太后,今山东菏泽单县人,为刘邦生下一儿一女,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吕雉是汉决策集团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以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她虽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的风度,不论是协助刘邦打天下还是把持政事。
后来临朝称制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确立监察御史制和废除秦时“夷三族罪”“车裂”酷刑等,让百姓享受到没有战争骚乱的和平时期,当然,她的阴险狠毒也为人诟病,但不是没有原因的,诛杀功臣的作法主观目的是维护自己与汉惠帝刘盈的地位,客观上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为以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武则天,今山西吕梁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