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做手术时切开的皮肤是怎样一个情况呢。更多人关注的是,手术前为什么要查这个传染病,术前检查并不是医院的专利,在中国,每个病人在正规医院手术前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就算是急诊手术,也要尽可能在手术前查一个凝血指标,除非是那种急的抽血的时间都没有的。
1、为什么做手术时,切开的皮肤不会流血?
在一些电视电影作品之中,似乎总是能够看到在做手术的时候,医生切开的皮肤,整整齐齐,没有一点血。其实看到这个场景,忍不住想吐槽,又是电影电视剧带来的医学伪科普,现实生活中做手术时切开的皮肤是怎样一个情况呢?其实,由我们现实中的小经历,就不能推出手术时切开皮肤的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经常碰到切开一个小伤口就血流不止的情况,
所以手术时切开皮肤,绝对不可能做到一点血都没有,只能够做到让出血量很小。下面就讲解一下医生是怎么做到让出血量变小的,医生在做手术之前,会基于解剖学相关知识,严格确定切口位置,尽可能避开大血管,减少对切口附近血管的损伤,有效地减少出血量。当实在无法避免血管时,也会使用电刀相关技术,对切口组织进行分离凝固,
2、手术前为什么都要抽血,是在“浪费”钱吗?
很多门诊看到的,具有手术指征,准备住院做手术的病人,当说到住院之后,手术前需要抽血化验以评估是否存在手术的禁忌症的时候,他们就会说:黑锅医生:这个几个月前已经都查过了,还需要查吗?甚至有人心理不说,但心里确实暗暗在说医生的坏话,似乎抽血化验的钱都是飞到了医生的口袋中去了!每一次回答这些患者的问题,都会坚定自己继续坚持科普的信念,因为确实老百姓对于这一方面存在太多误解,甚至很多谣言都让患者朋友们不知道听哪一个才是正确的!今天,黑锅就关于准备做手术的外科病人住院之后抽血的一系列问题,给大家稍微科普,辟谣一下!首先,可能有一部分的医生会跟病人打比方、举例子说到:你几个月前也吃饭了,那你今天要不要吃饭啊!这样的比喻对于患者跟家属来说,有时候可能听着很尖锐,不好听,也有点比喻不是那么恰当!但其实要表达的意思是正确的。
人体作为一个高级的生物体,机体内每天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今天抽一次血跟明天抽一次血,两次的结果在同一个实验室、同一台机器、同一个检验科医生化验下,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更别说是相隔有几个月之多,这是一定要复查的!而对于准备做手术的患者来说,术前的抽血化验更不像网络上传的那样,可有可无,而是术前评估是否能行手术,还需不需要继续相关科室治疗的重要依据,下面就以准备行髋关节置换骨科手术前抽血化验,为你一一道来:1、三大常规既然叫常规了,那肯定是化验的时候常规要做的吧!确实如此,但你知道三大常规是哪三个吗?①血常规:对于手术的病人来说,血红蛋白这一个项目术前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贫血非常重要,因为对于像髋关节置换来说,就算是手术中用尽各种方法去减少出血的情况下,当骨头被锯断之后,髓腔内的出血也是很多的,术前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贫血,并根据患者血红蛋白的多少,联系输血科备血,做好充分的准备,
血小板这一个项目,大部分人是正常的,但如果患者存在例如原发性血小板减低等血液疾病的时候,血小板可能会较低。而血小板这个东西在人类身体中的作用是跟止血有关系的,比如说,正常人被针扎了一下,流血了,可能也就10几秒就止住血了;而对于血小板降低的患者,有可能30秒才止住血,甚至就一直止不住都有可能!手术是肯定会出血的,不做好充足准备,手术安全性可想而知。
白细胞计数跟中性粒细胞计数,这个是一个不太特异性的指标,身体的某个部位存在感染病灶时,白细胞跟中性粒细胞比值都有可能会升高!而对于准备行关节置换的患者来说,身体部位存在感染病灶是手术的禁忌症,因为手术后感染灶可能转移到置换后的关节上,造成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可能需要做第二次手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②尿常规:尿常规是将病人的尿液送去检验科化验的一个项目,不同的科室对尿常规这个检验单关注的项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