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了解姓名学文化之前先了解名字是什么?我解答问题可是要掘根儿的哟!人的名字是什么?一 社会上流传着多种说法!有人说名字是用以区别于他人的称谓。然而称谓表示一种关系,如儿子称父亲“爸爸”,学生称先生“老师”,同志之间互称“同志”,这里的爸爸、老师、同志都是称谓一切具有这种关系的人,都可以这样称呼。
所以称谓是通用的,不是专用的。人名则不然,它不表示关系,也不是通用的,而是个人专用的。可见人名与称谓不属于同一范畴,用称谓来界定人名显然不够准确。二 有人说名字是区别社会成员的符号。但它忽略了中国人的名字是由音、形、义一体化的汉字组成的,汉字与外文字母不同,每个汉字都有一定的含义或意义。1 由汉字组成的每个人名也都有各自的含义或意义。
实际上,名字除了区别“社会成员”的作用之外,还有方志、抒情、寄托、兴思、描摹、纪实等多种功能。2 好的名字内涵相当丰富,起一个好名字本身就是一种学问,绝不是“符号”或“标记”所能涵盖得了的。如果名字仅仅是区别社会成员的符号,那起名就简单多了,只要大家的名字不相同就可以了。3 姓名不代表一个人的符号,而且关系人一生的事业、健康、婚姻、人际关系。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由此可见姓名对一个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4 姓名作为社会上某一特定人物的代号,必然要与一定的历史、民族、文化、思想、地域、习俗相联系,就是说它是特定文化和心理的反应。起名字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就是因为它是复杂的、值得研究的。因此,一个好名字应该是读音好听,易于书写,新颖独特。
三 姓名就是人们俗称的人名,人名的研究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叫“人名学”现代人称为“姓名学”。它通过对人名与社会和时代关系的研究,揭示姓名的渊源、种类、结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探讨姓名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经济发展状况,人们的社会要求和心理状态,各民族和各国之间的交往,人群的迁徙流动,婚姻形式,生育观点等各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对从事人事交往,行政管理乃至侦探诉讼也有一定价值,对指导现在人们如何给孩子起个好名字更有一定的启发。总之人名研究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新学科。什么是姓名学文化?姓名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关于中国人姓名学的知识性读物。
它以通俗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中国人姓名的基本知识,还通过对历史和现代人取名规律的分析研究,对如何充分利用汉字形、音、义兼备的特点给你自己、给你的孩子,也帮助他人起一个好名字大有帮助。姓氏是血缘关系的标志,是表示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一个家族或部分有血缘关系的人的公用姓。但姓氏本身很复杂,有的姓氏出现很早,有的姓氏出现较迟,就一定意义上说,姓氏还在不断产生。
早在2500多年以前,姓′和氏并不是一回事。当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表示贵溅,姓用来区别婚姻。只是到战国以后姓和氏才混而为一,原来的氏也成了姓。中国人的名或者说区别个体的私名更为复杂。刚出生的孩子有乳名,又叫小名;以后要取大名一一正式名,学名,官名;成年时又要有与名相表里的字,又叫表字。一些学者或者有身份的人又有号,就是自号,别号,有的人有绰号。
当和尚、道士有法号、道号。作者有笔名。搞戏剧舞蹈的有艺名。做大官的活着有封官,官号,死后有谥号。皇帝有尊号,徽号,年号,庙号,陵号,谥号等。具体的人名有一个字的单号,有两个字的双号,还有多字的名号。又有表示辈份、支派、长幼的专门用字和偏旁。各种各样的名字都有着各自的意义,如此等等。每个人都有名字,天天都在使用名字,然而真正了解名字意义的人并不多。
读过这一篇文章,你可以对中国人民的知识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华夏姓名史九曲十折,渊远流长,在世界各民族的姓名文化中,堪称最独特、最丰富的典型代表文化之一。古时候,孩子因何随母姓?文字的创立是前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文明的标志。关于姓、名等字的原始意义,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人的命是由生母带来的,人的姓也是从生母,即生母姓什么,子女就是姓什么,姓名学的研究者一致认为,华夏之姓产生于远古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时期。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这是对姓的产生的阐释。前一句是说姓是与生俱来的,即人一生下来就有了姓。姓什么呢?最后一句做了解答,姓这个字由女与生两部分构成的,这里的“女”即母,女生就是生母。
姓字的创造,反应了母系公社时期的历史特点。那时同一个老祖母的几代子孙生活在一起,由这个血缘关系组合成的原始集体就是氏族。氏族这个名称是后人命名的,氏即姓,族即家族。氏族就是同性同祖的大家庭,氏族里的男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当时母亲是最神圣的,而始祖母则是氏族的主持者和领导者,起着维系氏族血缘团结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