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一支胡姓绝大部分分布在今安徽省。据统计,目前胡姓人口数量在中国排第十三位,虽比不上李,王,张,刘等大姓,但也算得上众口众多的姓氏。一亿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14个中国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姓王,目前全世界人口过亿的国家也只有十三个。
胡姓怎么来的?
据统计,目前胡姓人口数量在中国排第十三位,虽比不上李,王,张,刘等大姓,但也算得上众口众多的姓氏。它的来源有:1. 源于妫姓:出自舜帝后裔妫满。妫满建有陈国,奉守虞舜的宗祀,谥号胡公,因而又称胡公满、陈胡公。陈国公族后裔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胡氏。民间说的“陈胡是一家”来源于此。2. 源于胡母氏:出自战国七雄齐宣王之弟后裔胡母氏,属于复姓。
晋朝以后,“胡母”改为“胡”这个单姓。3. 源于姬姓:春秋时期,郑国、胡国皆为姬姓国,后来胡国被郑国所灭。姬胡亡国后,胡国子孙就以国号为氏。4. 源于归姓。归胡国,妢胡国,西周初期分封的归夷陵族,为两个归姓诸侯国。春秋末期,归胡、妢胡两个小国为楚所灭,两国王族后裔多有以国名“归”或“胡”为姓氏。5. 源于官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周初期周公旦设施官位——胡史(簋史、胡簋史),专职掌管君王贵胄的餐饮,以及祭祀大典的牺牲。在胡史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官职为姓。6. 源于官职:汉朝时期有官吏名为胡骑校尉,胡骑校尉掌管“胡人”,多由骁勇剽悍而又忠诚大汉王朝的将领统辖,其中有一些是归附汉朝的少数民族将领。于是军队将士多有以军队称制为姓,即称胡氏。
7.源于李姓。唐昭宗李晔将襁褓中的第十子,托付给近侍婺源人胡三公,三公给皇子取名胡昌翼。这一“胡”称为“明经胡”,又称“李改胡”。现在,这一支胡姓绝大部分分布在今安徽省。8.源于北魏。北魏孝文帝改革,实施一系列汉化政策,包括改汉姓。例如,拓跋氏改姓元氏,纥骨氏改为胡氏……9 .源于蒙古族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姓王的人祖先来自哪里,有什么演变吗?
姓王的当然多啦,毕竟中国第一大姓嘛!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最新的《2018年全国姓名报告》,“王”姓户籍人口数量达到了1.015亿,比排名第二的李姓多61万人。成功当选为“中国第一大姓”。一亿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14个中国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姓王,目前全世界人口过亿的国家也只有十三个。咱们国家姓王的人几乎相当于日本全国的人口,这还不包括的海外的华人华侨。
那么“王”姓为何这么庞大呢?这就得从“王”姓得发展历程说起了。众所周知,《百家姓》是在宋朝初期被撰写出的,王姓的历史肯定比这个久。也正是由于王姓的起源太早了,导致到现在很多资料都缺失。使现在关于王姓的起源有着很多的解释,有的说它起源于尧舜时期;有的说它起源于周朝的时候和姬姓有关;还有的认为,王姓最开始是少数民族的一个姓氏。
咱们取流传最广得一个,也就是王姓起源于周朝姬姓,因为在周朝以前,古人很少会有“姓”,大都以氏族部落命名。许多姓是在西周分封以后,从诸侯国或者爵位封号演变而来,“王”这个姓很有可能就是这样来的。话说周灵王的儿子“晋”,被称为王子晋,王姓由此为源,开始发展。当然这只是一支,还有一支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代,其在三家分晋时期,家道中落,族中子弟被迫流亡,但他们自认是周王室血脉,所以姓王。
像他这种的有很多,因为西周分封之时,有着大批王室子弟被分封建国。而后春秋战国,他们大都消亡,但幸存下来的族中子弟仍以王室自居,这便有了大量的王姓出现。由于基数很大,且是周王室子弟,血统高贵,“王”这个姓发展得很快,不断地开枝散叶,当然其中也包括许多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他们因功获赏,或是因崇拜而改姓,或是原本没有姓氏,选了一个比较出名高贵的,抬升自己的身价。
比如说许多汉化的少数民族,在改姓的时候,王姓都是比较优先的选择。比如唐朝的王世充他们家原本就是胡人,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契丹耶律氏,也改为王姓。女真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王姓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扩大,最终成为中国第一大姓!当然,既然是第一大姓,肯定有着辉煌的历史,名人望族也不少。比如说中国历史上皇帝最多的是刘姓,然而皇后最多的却是王姓,足足36位。
最出名的莫过于西汉时期的王政君了,西汉的而灭亡,她脱不了干系。当然还有那个著名王姓家族—山东琅琊王氏,它是我国最顶级的门族,在我国古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琅琊王氏历史悠久,它起源于东汉时期到明清才衰亡,魏晋时期它的声势达到最顶峰。1700年历史中,这个家族出了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像我们熟知的书圣王羲之,王吉,王导等著名人物都出自琅琊王氏,被称为“中华第一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