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星赤道附近,由于自转方向和气流方向相同,风力可以达到时速1800公里,想一想地球上的风速才多大,而在土星的北极则有一个正六角形的大风暴,这个风暴大到可以装下四个地球。而在土星表面温度也很低,在它表面的平均温度有-185℃,最高的地方也才-122℃,在它的大气层中温度又更高一点。所以说,土星不是我们适合去的地方。
人在土星上生活一年和在地球上生活一年有什么不同?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感受到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的变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变化。在这一年又一年的周而复始变化中,似乎存在着某种恒久不变的规律。久而久之人们根据这些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算出了一年的时间长短和预测季节变化的历法。对于地球上的人们来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是一年。然而在地球以外的太阳系其他行星上一天和一年跟地球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问题中提到的土星。
土星是距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它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就越长,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间就越久。因此土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差不多30个地球年。换句话说,土星围绕太阳转一圈时地球已经围绕着太阳转了30圈了。土星上的一天是多少时间呢?土星是一个气态行星,没有固定的表面可以参考,所以土星上自转一周的时间不大好确定,大约是10个半小时。
美国的土星五号火箭,为什么随着阿波罗计划的结束,之后没有再继续推进使用呢?
土星五号既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太空争霸”的产物,也是人类历史上起飞重量最大、推力最强的一款超重型火箭,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超重型火箭,土星5号的起飞重量超过3000吨,起飞推力更是超过3400吨,可以将超过12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太空,或者将5吨重的载人登月舱送上月球,就是放在今天和美国自家正在研发的重型火箭相比个头也不小。
最重要的是土星5号重型火箭虽然已经退役了,但是在过去的将近50年的时间里,却未能出现一款能够媲美土星5号的超重型火箭,那当初美国为什么要退役土星五号火箭呢?首先从明面上来说,土星5号超重型火箭的出现原本就是为阿波罗登月计划而研制的,在阿波罗登月计划被取消停止后,作为其运载器土星5号重型火箭肯定没有用处了,所以退役也显得合情合理,但是我们知道火箭能够发射的航天器种类很多,所以土星5号就算不再用于发射阿波罗飞船了,那还可以用于发射其他航天器啊,比如土星5号重型火箭的最后一次发射就是将“天空实验室”送上太空,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土星5号能干的活很多啊,比如其有着超过120吨的近地轨道运载力,所以在发射空间站的时候,可以一次完成。
但是有句话叫“成也风云败也风云 ”虽然其在冷战期间帮助美国确立了太空霸主的地位,但是毕竟是一款用来斗争的产物,和阿波罗飞船一样没有任何现实中的经济价值,如果在已经取消阿波罗飞船计划后,还保留土星5号的生产线无疑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因为土星5号的一枚造价就高达2亿美元,虽然和现在美国空军自家的德尔塔4重型火箭发射需要4亿美元相比不算什么,但是要知道那可是在冷战时期的钱啊,当时已经装备服役的企业号核动力航母的造价不过4.5亿美元,一艘小鹰级航母的造价才2.3亿美元,这个造价换算到今天一枚造价至少是40亿美元,土星5号火箭从发射了13次,算下来相当于今天的几千亿美元啊,那个国家敢把几千亿美元浪费着仅仅维持生产线上呢?而且2亿美元的发射成本仅仅是发射成本还不算研发成本,如果算上研发成本的话土星5号的单价和当时一艘核动力航母应该是不分上下的。
那土星5号为什么这么贵呢?且不说研发费用了,光是发射阶段的燃料成本就占比很大,因为土星5号为了能够提供巨大的推力,除了第一级采用的是液氧/煤油燃料外,上面的二三级使用的都是纯液氢液氧燃料。如果算燃料的费用的话,第一级装满需要燃料的质量达到2200吨,按照液氧和煤油2.6的比值算的话,更贵的液氧的质量达到了将近1600吨,而且美国也不是产优势煤油的国家(苏联才是)。
二三级全部装的是重量将近600吨,这又是多钱啊?就算是现在很多国家在发射火箭的时候,也只有最末级采用采用比冲更高的液氢液氧作为燃料来提高载荷质量。所以光是预算就能直接将土星5号这枚巨大的金蛋砸得粉碎。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随着美国在太空争霸中的上风地位,土星5号已经帮助美国建立了优先的超级大国地位,但是回归到地球近地轨道普通的卫星发射任务上,美国当时又不需要载荷那么高的重型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