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为什么把农历七月十五称作“鬼节”?有什么来历吗?
我们北方农村把七月十五叫做鬼节,听老人们说,这一天是阴曹地府的阎王爷给所有的鬼魂放假,这些逝去的灵魂在这一天要回到阳间看望亲人,阳间的亲人自然要好酒好菜的招待他们,这些灵魂还要在这一天返回阴曹地府,所以农村老人说七月十五是“鬼节”。记得小时候家里养羊,在七月十四或十五这一天会杀羊卖肉,多数会在十四这一天,也有很多人家会买羊肉吃,当时因为小也不知道七月十五这一天到底是什么节日,只知道有的人家对这个节日特别重视,后来大了一点听长辈们说,这一天我们逝去的长辈亲人要回来看看亲人,我们自然要对这些逝去的灵魂进行祭奠。
在七月十五这一天,长辈们告诉我们,晚上要早点回家,尽量不要外出,因为外面各家各户逝去的亲人们都要路上走动,别不小心撞了他们,这样会很不吉利的,于是我们吓得晚上都不敢出门,毕竟害怕遇到鬼啊。后来长大了,知道这是一种封建迷信。直到现在人们对鬼节也是很重视的,每年的七月十五,大家都会去逝去的亲人坟头烧纸祭奠。
对于这种节日,我认为是我们活着的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祭奠,也反应出我们对先辈的尊敬和孝心。我想这种节日应该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个节日,节日里我们祭奠先人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说明我们没有忘本,孝道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此我也说说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希望我们对如今还健在的长辈、亲人们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孝心,没事经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们,让孝道在我们中华民族发扬光大。
“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七月半的水”,啥意思?水有啥可怕的?
“不怕七月半鬼,最怕七月半水”,这句话说的是,七月半鬼和七月半的水都可怕,但二者相比的话,人们更怕的是七月半的水。为什么? 难道水比鬼还可怕?一、不怕七月半的鬼不怕七月半的鬼,其实也是怕的,七月半也是中元节,是中国民间的三大鬼节之一。所以农历七月也就有了鬼月的称呼。传说从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是地府之门打开之日,门被慢慢打开了,目的是让一些鬼魂就出来,有家的鬼这时要回家和家人团聚,这天,家人也要准备好祭祀物品,去给逝者扫墓上坟。
送点吃的穿的用的花的,等他们获得这些后,就满载而归。但是有一些鬼魂是没有家的,或找不到回家的路,就会在人间食人间烟火,他们到处游荡,寻找吃的穿的和花的。这是让人们最为担惊受怕的,这一天,家里的老人常常告诫家人,没事不要到外面乱转。特别是体弱多病的人、老人和小孩等一定要注意,到了晚上,更是更呆在家,不要随意走动。
对七月半的鬼,就是做好准备,该烧纸的一定要烧,该祭祀的做好祭祀,其他的只有老老实实呆在家,就不会有事了。二、最怕七月半的最怕七月半的水,上面讲,对七半的鬼人们也害怕,但最怕的是七月半的水,在这里,水比鬼更可怕,为什么?我们还听到老话说:“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往河边转”。说的也是七月十五这天的水非常厉害。
这里说的“七月半”也就是指中元节这这天,“水”主要是指的雨水,天上出现的降水。人们害怕的有两个:一是农历七月最容易下大雨。大暴雨。 一般来说,如果七月十五这天有雷雨天气,那么降水就会比较大,经常会由于这天大雨,爆发大洪水,泥石流争,造成洪涝灾害,这是人们最为担心的。二是害怕出现阴雨天气。农历七月,不下大雨,就有出现连续的小雨。
这样预示不可能整这个秋季是小雨不断的潮湿的天气。不仅会给人们日常出行带来了不便,而且潮气大,阴气重,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农村,连家里的放存的衣物和粮食也因此会发霉。当然,最重要的是对收获不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时如果一直是阴雨连绵不,那么很不利于庄稼成熟、收获和晾晒,势必造成当年的粮食收成减少。
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在农村这个节日比中秋节还重要,大家说说为什么?
今天就是七月十五,也是俗称的中元节,在我们农村被称为鬼节,到了这天很多在外面上班的人都会回来祭拜祖先。在我们当地到了七月十四就开始祭拜了,比如买很多的香烛和冥币、金元宝等在路边上烧,或是在香火厅中烧,然后到了十五这天天没亮就有人打鞭炮,接着就是烧香,一直持续到晚上,到了晚上随处都能看见烧纸钱的大妈、大爷,一直持续到十二点左右,相当于小清明。
七月半最近这几年真的比中秋节还重要,现在的人对祖先的认知度高了很多。其次在农村人们的封建思想也比城里人高一些,比如娶了媳妇还没生小孩的家庭到了这天一定会回来烧香烧冥币,这天烧了冥币祖先就会去买子孙,如果不烧纸钱的话那么祖先就没有钱去买子孙,因此这天对没有小孩的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许是一种心理安慰吧,也是对祖先的一种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