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军败退,曹操率亲骑从后门逃走。典韦率十余人死守前门,杀敌无数,身中数十创,至死不退。后随从伤亡殆尽,典韦也受伤太重,不幸阵亡。曹氏父子的优待和赞扬曹操狼狈撤出战场后,得知典韦阵亡,十分悲痛。便招募间谍将典韦的尸体运回,亲自哭灵,归葬故乡。后曹操每次经过典韦的故乡,都要亲自祭奠。在与张绣这一战中,曹操除了损失大将典韦,还损失了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明,可谓损失惨重,但曹操对典韦尤其悲痛。
这一方面因为典韦的功绩和忠诚,另一方面也有宣传之意,将典韦的以身护主作为各将领的典范和楷模。曹操感于典韦的功绩,将其子典满任命为郎中,引为近侍。后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封典满为关内侯。文死谏,武死战「文死谏,武死战」,这是传统士大夫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也是传统社会忠孝仁义思想所倡导的为臣之道。典韦本身实力超群,勇武善战,而且最后以身殉国,舍死忘生。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简单地说“天地玄黄”是儒家的宇宙观和时空观,五伦与五常是儒家的伦理观和价值观。都是些形而上的存在,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在朴素条件之下对天地的敬畏和对人性的约束。下面土鳖君就带诸位看官盘一盘那些隐藏在儒家思想中的朴素哲学和朴素价值观。中国人的时空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南朝著名文史学家周兴嗣所编的儿童启蒙读本《千字文》中的卷首之句,主要给孩子们推送的是在朴素哲学毕竟下,天地宇宙的基本知识。
天地玄黄出自于《易传•坤文言》中对于坤卦的注释,《易传》说“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由此可见在古人的眼中,苍天的颜色是玄色,大地的颜色则是土黄色。那么问题来了,“玄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呢?在很多解释中“玄色”是黑中带红的颜色。所以这就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不理解天为什么是黑色的?难道是古人在夜晚观测的天?或者是直接看到了外太空?其实不然,关于对玄色的认知,分为两个阶段。
人们常以“玄和幽”二字并列,《说文解字》中说“玄,幽远也”。幽代表着远山的青黛之色,是一种“发蓝的绿色”。玄代表着比“幽”更远的颜色,如果我们把镜头放的更远,我们会发现远山的绿色会逐渐逐渐的淡化,变成“发绿的蓝色”。在宋徽宗时期天才画家王希孟的惊天之作—《千里江山图》中,就将那“山之幽”和“山之玄”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呢,在汉朝之前,玄天就是蓝天,那种心旷神怡的蓝天。在古汉语中,与玄、幽相近的是“青”。从词源上说,“青”这个字的本意是“刚萌发的草木的颜色”。其实呢,古人并不能严格的区分蓝色与绿色。所以当“青”这个字在春秋末期出现之后,“玄”天也被称为“青”天。“苕之华,其叶玄玄”也被改为了“苕之华,其叶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