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别人陷害他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作案动机”是什么?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他始终没有给出合理的回答。谈及“作案动机”,周也许可能不好正面回答。不好正面回答的事情就不回答,别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周大艺术家却来个“反关节”理论,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无论说什么事都应当围绕主题,这是基本常识,东拉西扯是泼妇行径,伟大的艺术家就能做出来。
既然为自己“藏枪涉毒案”辩白,就应当围绕“藏枪涉毒案”说事,然而周大艺术家却抛出了鄢军所谓的“程、关”两女明星的言论(也许真是私下闲话),“前妻与军人上床被抓”毫无旁证的事;揭出赠唐手表、西装,所谓唐母亲吃低保等毫无关系的事件……真的象三岁孩子吵架、玩家家。可是,这种喧宾夺主的手法并没有将聪明的网友带离主题,推到“公共厕所”里去。
对于艺人的作品,喜欢的你可以喜欢,别人不喜欢的你也别强求人家去喜欢,必定各人有各人的欣赏风格。对于德不配位艺人的话,不管有多么高的艺术性,实在没有必要多去认真看待。六七十年代,农村活跃一些耍猴的艺人。每每摆开场子,铜锣敲起来,总会吸引不少人围观,观众也会掏腰包给些硬币……思维正常的人不会佩服猴子,而应该佩服耍猴人。
年三十要洗过澡,家里的垃圾要出尽,年初一不让往屋外倒垃圾,这些风俗是什么寓意?
我的家乡风俗习惯,过年三十之前就要理完发洗完澡,正月里是不能理发的,年三十晚饭后,一直到正月初三,同村叔侄相互串门拜年畅聊,一边吃瓜果之类东西,就算满地果皮瓜籽壳也只能用袋子装好,绝对不能扫到门外到了。春节期间还有很多禁忌!放鞭炮红红的鞭炮纸屑从院子一直延伸到屋里,院子里鞭炮纸屑是不能扫的,表示今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万事大吉,旺旺发财!家里就是扫地也要往屋里扫,绝不允许往外扫的,那会把财运扫出去的。
直到正月初四,家家户户才将垃圾扫好装袋拿去垃圾桶!还有个风俗就是过年不允许妇女去别人家串门,如果去了主人会不高兴的,认为女人会冲撞了财神,来年财运不旺。春节期间,打碎茶杯碗之类东西,嘴里还会叨念岁岁平安,还必须要用红纸包好一直到初四以后才拿着扔到垃圾桶!意指杯碗是人类吃饭饮食用具,过年期间绝不能当垃圾丢掉的,否则今来年日不好过,碗都打破了,用什么吃饭呢?其实现在这些风俗习惯只有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们才会知晓也还在一直遵守,年轻人早已经把这些事情当回事了,就是过年了为讨老人一个开心,图个喜庆吉利,还会按老人的意图行事!。
我儿子七岁在寄宿学校上一年级,回来说老师让他天天倒垃圾,他很不开心这是该如何处理?
看到这个“天天倒垃圾”,我想到这样一件事,我一个朋友家的孩子在我们学校上课,也是一年级,前一段这个朋友突然给我打电话,问我和某某老师熟不熟,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孩子回家和我说,老师总让他擦黑板,是不是不喜欢他。最后的意思是让我问问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还是怎么了。我当时就和他说了,不可能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误或者不喜欢孩子才让他擦黑板的。
不过这个朋友担心自己孩子描述的不清楚,非要我去问问咋回事。后来一问,果然不是他想那样的,是因为轮着他们那一组打扫卫生了,他分的任务是擦黑板,再说了,也不是天天擦,每个组轮一周。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这样解决:问问孩子上一个是谁倒的垃圾,下一次轮到谁倒垃圾了,是不是因为犯错作为惩罚而倒垃圾了,弄明白孩子倒垃圾的原因。
如果是轮流值日倒垃圾那就很好解释了,可以说就像咱家的分工一样,爸妈的任务是上班,你的任务是上学,等你上大之后也是要上班的,爸爸妈妈也是从小时候上学过来的,还有警察叔叔的任务是抓坏人,交警叔叔的任务是指挥交通,每个人的任务是不同的,大家需要分工合作。这样的目的是让孩子对倒垃圾这事不排除,也是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义务出一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