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农村老家正月十五“吃元宵”与“上灯”有什么讲究与忌讳吗。时间过的真快,明天就是元宵节快,我是东北人,应该也算是北方人吧,我来说说我们这里正月十五都有哪些习俗,看看和其它地方的习俗是不是不一样呢,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民俗的传统节日,晚上出去大街敲锣打鼓很热闹,有迷宫,大家在里面走来走去的,转到快要出口的地方,有一根很高的杆子,上面有花,说只要摸到来年有好运,然后磕个头放在功德箱里面一些钱。
1、明天就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咱们北方人都有哪些习俗呢?
时间过的真快,明天就是元宵节快,我是东北人,应该也算是北方人吧,我来说说我们这里正月十五都有哪些习俗,看看和其它地方的习俗是不是不一样呢?小时候记得正月十五都要吃饺子子的,而且要把饺子包得比平时里吃的饺子大一些,据说正月十五吃的饺子个头大,这样家里养殖的牲畜生下来的小崽个头就会大。那时候在农村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要养猪、马、牛、羊等一些动物的,谁家都希望自己家的牲畜生的崽大一些,这样也好养、好卖,
至于说这正月十五包的饺子是不是会影响到这些动物产仔的大小就真的不知道了。我们这里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在正月十五的傍晚要给逝去的亲人送灯,据说这一天给逝去的亲人送灯可以给他们带来光明,多数人家都是要到坟前送灯的,而且还会燃放鞭炮,还要烧纸,然后把灯点亮放在坟前。小时候都是用罐头瓶里面放一截蜡烛点燃,这样就不会被风吹灭了,
现在社会发展了,送灯也不用蜡烛了,现在都买那种专门的上坟灯了,使用电池和灯泡的那种,外面还有灯罩,特别漂亮。再有的就是正月十五晚上是要挂灯笼的,据说在灯笼照亮的地方不会有小偷,而且生长的庄稼也不会遭受虫害,所以家家户户都会挂起灯笼,有的人家还会拎着灯笼在菜园或田地里走一圈,意思是让菜园或者田地不受虫害,获得丰收。
2、在农村正月十五晚上都会去送灯,这有什么讲究?
今天已经是大年初九,虽然说春节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在农村老人认为整个年过完是一个正月,也就是说出了正月才算真正的过年,在正月期间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一个赏灯送灯的日子,在这天欢庆的同时也是缅怀祖先的时刻。在我们北方,以前会在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去逝去的祖先坟上点上一个小煤油灯,用以缅怀亲人,
在一些地方,由于不能到亲人的坟墓前送灯,所以一些人会做一些花灯,放在一个木板或小竹排上,放在河流中,让它随着水流飘荡,用来怀念亲人。对于题主的问题,送灯时有什么讲究?其实送灯的习俗在祖国各地都有,但是根据地区的不同,一些讲究也不同,像在我们北方,在给亲人坟墓上送灯时,路上或墓地见到熟人一般很少说话,多数都是点头示意或挥挥手。
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表示对祖先的一个敬重,避免喧哗影响先辈安息,到坟前点灯时,一般都使用火材,预示着祖先能保佑子孙日子红火,财源广进。给先辈送灯以前一般都使用油灯,现在条件好了各种花灯有很多,但如果使用蜡烛,忌讳点白色蜡烛最好是红色,正月十五送灯不单单是给逝去的亲人送灯,还会在鸡架,猪圈,牛圈,粮仓等处点燃烛火,预示着鸡,猪等能六畜兴旺,少得疾病,钱粮满仓。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所以大家都使用电灯代替了,其实这样很好,能避免一些火险隐患,在正月十五送灯的时候,大家还会使用一些灰,锯末等拌上煤油或机油柴油,从自己家门口每隔一两米左右一堆,一直延续到马路上,然后逐一点燃,意思是为财源照亮一条道路,来年能发财,有财源广进的意思。在这一天还有一些朋友晚上会放孔明灯,许上自己的愿望,然后一同放飞,因为孔明灯可以飞的很高,这样上天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愿望,帮助自己实现,
3、哪个地区有正月十五上坟送灯的风俗?这个风俗的来源是什么?
这个问题正好适合我来回答。本人就是辽南地区,从小记事起,每年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就跟着老爹上坟送灯,成家后,又领着儿子上坟送灯,记的小时候,到了正月十一,十二妈妈就开始做灯,一般都是用豆面做的,到坟地送的灯做成桶形。大约是高12厘米,应合一年12个月得意思,直径在3——5厘米左右,下边是实心,上边做成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