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解开烧香的历史风俗秘密,三碧木泄化成火的过程,因该就是中国古代为什么要烧香的主要原因。烧香最开始具体为什么我不知道,我也不烧香,只能猜,并非念佛时才使用这个手势,烧香有化解,三碧引起的众多烦恼之事,(排序不分钱厚)1香、香烟连接天地,以便烧香人的愿望以达天听。
1、佛教徒念佛为什么要双手合十?
双手合十,是一个典型的东方手势,西方是没有这个姿势的。在国内的影视作品中,大家都已经熟知大多数佛教徒见面时是以合十手势打招呼,或者拜佛礼佛时使用,当然,并非念佛时才使用这个手势。其实,无忧行者作为实修的佛教信仰者,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早就发现了双手合十的根本来源和意义,下面和大家分享其奥秘。在佛教经典《大悲心陀罗尼经》里,最早提到双手合十的手印,
经文中提到42种手眼,其中之一就是“若为一切众生常相恭敬者爱念者,当于合掌手”。这里的合掌手就是双手合十,不过,《大悲心陀罗尼经》没有合掌手的附图。具体的图形是在另外一部佛经《千光眼经》才能找到,具体如下图所示。这个合掌手眼,属于佛教密宗的手印(身口意三密之一的身密),修行者在念诵大悲咒或者有关咒语时,双手结这个手印,可以大幅增强咒语的能量。
所以,这些手印一般是不公开传出世间的,不过,可能历史上某段时间修持42手眼的人很多,将这个手印带到了世间。因为这个手势简单易作,意义也很明确:双手合十表示不带武器,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是一个明确的友好姿势,所以,这个姿势逐渐流行起来,并在历史上流传了下来。但是,其本质意义是佛教密宗修持的一个手印,这是毫无疑问的,
有些较真的读者可能会问:你的说法是将《大悲心陀罗尼经》和《千光眼经》结合起来讲了,那么这两个经典是否真的有关联呢?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是大家熟知的圣号,其实,观世音菩萨还有其它名号。在《大悲心陀罗尼经》历也提到两个名号:捻索和千光眼,其中,千光眼明确就是指观世音菩萨。所以,将这两部经典结合起来分析是没有问题的,
2、烧香的意义在哪里?
我们可以看看大家的意见:网友一:人们祭祀时,一般都按老规钜摆上供果三碟,三杯供洒,一枝腊烛,三枝香烛,加上烧一些冥钱,金山银山以示对菩萨,对祖先,对各路鬼神,土地公公虔诚之意。祭祀烧香拜拜,内地人一般只有清明节,七月半鬼节,家中有人去世,三月三,九月九逛庙求签,才烧香拜佛,而烧香拜佛都以沿海一代最为兴盛,他们一般每月初二,十二,二十二,观音菩萨,妈祖生日,一早一晚等等都要吃斋,去庙宇烧香拜佛放鞭炮,求鬼神菩萨保佑平安,
为什么?北斗七星曾问过老阿姨们,她们告诉我,沿海一带晚辈经常出海捕鱼作业,运输货物,一去航海数日甚至数月,大海航行险阻艰难,常有台风,海盗,触礁等事件发生,一去令全家人担心不已,所以家中老人妇辈只能,在家烧香拜佛,祷告上苍菩萨保佑,家人在海上一帆风顺,满载而归。所以,北斗七星认为祭祀人们烧香,更多是祷告上苍之意,祈求菩萨保佑一家平安,别无它意,
网友二:根据历史记载,香是最早由西域诸国向中原王朝献贡才传入中土.在早期大都作为消除疾病之用,以香礼佛的记载最早是从汉武帝开始.从此以后.”香”在传统文化之中便有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含义,也表现出敬天法祖的精神.烧香作为表达心理寄托的方式,既有传达心灵信息的功能,又有提神醒脑,优化磁场,净化空气,驱蚊洁净,以至记时和仪式之用,与磕头的互动,起到良好的心理调节和安慰,达到健康身心的效果。
这种心信之物既有通灵降神,趋吉避凶的宗教功用,也有平衡心态,寄托心灵,健康身心的理想功效,现在生活中的祭祖拜庙上香主要是祈求达到通灵降神的作用,有没有达到作用效果不好解释,但是点起香的那一刻起,确实心明如镜,一片祥和的感觉,也许是香的功效,这样的环境,你的祈求和诉说便更显真诚,以便心灵沟通。古时候香火也指后辈烧香燃火祭祖,断了香火就指无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