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层的含义是:不能吃隔夜的西瓜,立秋后天凉了,吃一个大西瓜吃不完,有的人会用保鲜膜覆盖好,留着晚上或者第二天再吃。这样也是不对的,本身用保鲜膜覆盖就会产生细菌,再加上隔夜的时间,西瓜早已经发生的变化,可能我们吃起来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对于身体会有不好的影响。第三层的含义是:立秋以后西瓜怎么样吃才好,首先尽量买小一点的瓜,这样保证家里人或者自己能在半天之内吃完;其次,如果不得不放到冰箱里面储存,拿出来再吃的话放到外面带上一段时间,等西瓜的凉气散去以后再吃温和的西瓜。
农村老人常说“立秋不离夏,离夏是空秋”,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这句老话,说得有道理有意思,主要所指农作物收成的问题。毕竟万物生长靠太阳,靠太阳的热能,转化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成为丰收的粮食。所以立秋之后,一段时间不能离开夏季的热度,要不然,庄稼不长,五谷不结,成为“空秋”了。先来说“立秋不离夏”,今年立秋的日子是在二伏天的尾期,也就是是说立秋的时候,还是二伏天,距离处暑还有十天多天。
立秋在农历的七月初八,如果是农历六月份立秋,算早立秋,凉嗖嗖。但是今年明显是“晚立秋,热死牛”,而且是典型的“秋后一伏,热死老牛”的节奏。也就是说今年立秋以后有秋老虎,而且是母老虎,可见今年立秋以后,正常的气温还是很高的。别看有的地方立秋以后,有下雨,雨过天晴炎热照旧。再来说“离夏是空秋”。立秋以后如果就离开夏季的阳光温度,那么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成熟,非常不利。
再过几天就立秋了,但是离八月二十三处暑节气还有二十多天,离白露还有一个多月。不要小看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对于农作物的丰收非常重要。在这段抽穗灌浆期,如果天气立马转凉离开夏天,进入深秋的节奏!那么,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一切都停滞不前,等于庄稼没有收成,就成为村里老人口中所说的“空秋”了!“立秋不离夏,离夏是空秋”,这句老话说的非常有生活智慧。
马上立秋了,是不是代表着夏天就过去了呢?今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呢?
今年立秋是阳历8月8日,阴历七月初八。人们常说的早立秋、晚立秋是以阴历七月划分的,阴历七月以前进入立秋的是早立秋,阴历七月以后进入立秋的是晚立秋。今年的立秋是阴历七月初八,是晚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笫十三个节气,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立秋的到来当然预示着夏日的离去、秋季的到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暑去秋来。
“秋后有一伏”、“秋老虎”、“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告诉我们虽然立秋已经到来,但炎热的天气仍然恋恋不舍,让热的爱恋毫不褪色。连续五天或者五天以上,平均气温在摄氏22度以下才算秋天真正的到来,因此真正凉爽天气还要等待秋分的到来,秋分前后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天凉好个秋!立秋后虽然署气一时难消,但总的来说是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尤其是晚上这种变化更加明显,白天虽然依旧很热,但到了晚上就很凉快了,立秋前后晚上的温度绝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变化的神奇之处。
农村俗语“六月立秋快加油,七月立秋慢悠悠”是什么意思?今年立秋是哪一天?
虽然已经立秋,但天气依然很热,特别最近几天河南地区就像一个锅炉似的热的没地钻,好长时间不下雨地里更是旱的很!六月立秋赶死牛,七月立秋慢溜溜。如果立秋在农历六月的话,那么秋庄稼要早些收;而如果立秋在农历七月的话,那么秋庄稼则要晚些收。今年的立秋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六,所以老人们就提醒要早收庄稼。与之类似的说法是,“六月立秋快加油,七月立秋慢悠悠”。
六月里立秋,早收晚不收。如果立秋在农历六月的话,那么早种的秋庄稼会有个好的收成,而晚种的秋庄稼则有可能面临着减产。与之相反应的说法是,“七月立秋,早晚都收”。对于老人们的说法,乡亲们有些相持不下。一部分人表示,这是老祖宗摸索出的规律,得出来的经验,可信度是相当高的。另一部分人则表示,气候环境变化了,老黄历看不得了,老一套的东西不适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