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黄茶、白茶是依成品茶的颜色而作的分类如成品茶的颜色不是很明确的,就无法以色彩学上的编号来说明,仅能就概念性的颜色加以分类;从事茶的色泽分类时,一般人也是依发酵的程度从轻到重排列。指的是各种含有苦味的野菜,因此也可以了解到茶在古代最早是被作为一种野菜的。
1、有哪些茶类是按色泽命名的?
绿茶、黄茶、白茶是依成品茶的颜色而作的分类如成品茶的颜色不是很明确的,就无法以色彩学上的编号来说明,仅能就概念性的颜色加以分类;从事茶的色泽分类时,一般人也是依发酵的程度从轻到重排列。第一类是绿茶是指不发醒茶,因不发胜,制成的茶呈绿色,所以称为绿茶,如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珠茶、煎茶、抹茶等。第二类是黄茶以不发酵茶为基础,但杀青与干燥期间多了一道“网黄”的过程,制成后就变得偏黃了,如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等,
第三类是白茶已进人到部分发酵茶的领域,习惯上以重姜凋.轻发酵的制法为之,而且以芽心为主要的制造原料,所以“色白”成了这类茶的外观特征,如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第四类是青茶(乌龙茶)以轻萎凋,轻、中、重发酵为制作的方式,其中轻、中发酵制法以叶茶为主要原料,如包种茶、铁观音、冻顶鸟龙、武夷岩茶、风凰单丛等,重发酵制法则以势茶为主要原料,如俗称“东方美人”的白毫乌龙。
2、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是如何得名而来的呢?
茶名字的直接来源是“荼”字,《尔雅·释草》解释为荼,苦菜也。指的是各种含有苦味的野菜,因此也可以了解到茶在古代最早是被作为一种野菜的,在逐渐的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这些苦菜有这刺激性的气味,可以驱虫,于是就被挂在门口。神话传说中驱鬼的神荼就是以此演化而来,经过无数年,人们数量掌握了区别这些不同野菜的方法,于是茶开始出现,但当时的茶还是作为食物和药材,而非我们现在的形式。
《正字通》引《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爲荼,如《春秋》齊荼、《漢志》荼陵之類,陸、顏諸人,雖已轉入茶音,未嘗輒攺字文。惟陸羽、盧仝以後,則遂易荼爲茶,其字从艸从人从木,可见虽然茶已经从苦菜中区别出来了,但是早期依然是写作荼,如齐荼、荼陵之类的,已经念做茶音,但字型还是写作荼,一般认为是从陆羽《茶经》开始茶字最终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