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知否》之后,我对婚婚姻的理解是一一婚姻并不等于爱情有人爱情的结局就是婚姻,爱情的目的也走婚姻,婚姻定是爱情的必然归宿。哪怕是上帝,也把女人说成是男人的骨中骨,肉中肉的,这都说明了中西文化传统中婚姻的合理性,这怎么可能是人性的压抑呢。
1、有人说婚姻是对人性的压抑,你怎么看?
嗯,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吧。这句话和这个观点肯定是错误的,首先,婚姻恰好是自然天性,是人最基本的人性需求。哪怕是说要“存天理,灭人欲”的朱夫子也是要人们夫尽夫责,妻尽妻义,好完成传宗接代的“历史任务”的,哪怕是上帝,也把女人说成是男人的骨中骨,肉中肉的,这都说明了中西文化传统中婚姻的合理性,这怎么可能是人性的压抑呢!其次,婚姻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整,男人和女人相依相助,分享情感与生活,是对生命厚度和宽度的一种拓展和延伸。
如果一个人孤独终老,我们说他的人性是自由的解放的,是舒服开心的,你信么,不信吧!古今中外都把婚姻的美满和幸福当作人生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没有婚姻的人,不管如何成功,在人性的温暖和圆满方面,还是缺那么点点了,第三,如果认为婚姻是束缚,那么是不是觉得自由地乱性,不受婚姻约束才不是压抑呢!一些喜欢无限度“自由”的人,可能会认同这个观点,其实凡事都是相对的,这种乱性的自由是拿自己的生活秩序和身体的健康做赌博的,人性不是动物性,动物可能会无休止没“操守”地找交配对象,乱性而为,但人不会这样,人会以理性和道德来建构能够让身心都舒服的婚姻关系。
2、“婚”指的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把男女的结合称为“婚”?你对婚姻是怎么看的?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婚”字由“女”和“昏”字组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婚”字的解释是“男女结为夫妇”,但在古代,“婚”字的含义却与现今的意思大不相同。一、男女结合为“婚”的由来对男子来说,男女结合就是娶妻、娶媳妇,它最初是源自抢婚制,所以最早的妻子,不是娶过来的,而是抢来的!娶妻的“娶”字,它最初没有女子旁,本字是“取”。
“取”是一个会意字,它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组合在一起就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战场上,将士们与敌人厮杀后,他们往往会割取敌人的首级或左耳,来表示自己杀了多少人,然后根据杀敌的数量来领功封赏,当然杀敌越多自己的功劳就越大,所以“取”就有了“捕获”的意思。在原始社会,人们往往是以氏族为部落一起生活,争夺女子为妻,是部落与部落之间经常发生的事情,
所以在古人看来,这个“娶”的过程和“取”的意思相似,都存在着以武力或暴力来夺取。曾看过一个故事,在远古时期,一个男原始人看中了某个部落的女原始人,他就和本部落的男子组了个抢亲团,趁着傍晚时分的夜色掩护,他们将不加留意的女原始人用木棍打晕,然后把她背到自己住的石洞里过夜,这就是最早的入洞房,这种通过武力抢夺而成婚的形式就是抢婚制,后来就慢慢成为了一种娶婚风俗。
记得有一次去云南旅游,看见过当地人娶亲,他们的婚礼也挺有意思,女孩子出嫁本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但由于当地还保留着古老的抢亲习俗,所以婚礼当天,女孩子抱着婚车一边哭,一边说:“我不走,我不走!”,而男孩子夜装出一副非常霸道野蛮的样子说:“快抢走!快抢走!”当然这不是说他们无聊,而是因为当地至今还保存着古代抢婚的习俗,他们才要装出一个抢婚的样子!二、“婚”字的意思1、在古代,“婚”是指时间:黄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婚”字的解释为:“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东汉儒学大师郑玄在《仪礼疏》中对“婚”字的解释是:“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由此看来,在古代“婚”和时间有关,是指“黄昏“的意思。古时候,女子没有社会地位,经济不能独立,要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只有嫁人这一条路,在当时的社会,她的婚姻自己不能做主,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婚前的男女双方既不能面,更别说谈恋爱了!因此嫁人就如同撞大运,不管对方长相如何,人品怎样,自己只能甘心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