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中的鼎字写的比较有特点,法度也是谨严的。其中,《马王堆帛书》中的鼎字写时放得开,是在自然书写状态下进行的,周王朝虽然衰落,但一个政权的延续,不在鼎的大小,而在于德和民心,“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想取而代之周王室不是一个楚国所能干成的。
1、鼎字怎么写好看?
谢谢好友邀请!对于鼎字怎么写好看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用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写出来都好看,只要“入法”。字不入法,无论怎么写都是俗字,都是江湖体字,都是自由体字,甚至会写成丑书,所以说,若想把鼎字写好,都要从法帖中去寻觅,去学习,只要这样,才能写出既符合法度,又高雅可品的书法。上图为篆书鼎字的不同风格的写法,
中锋用笔,线条瘦硬且圆润,结构布局均匀,很好看!上图为隶书鼎字。鼎,三国鼎立的“鼎”,其中,《马王堆帛书》中的鼎字写时放得开,是在自然书写状态下进行的。《曹全碑》中的鼎字写的比较有特点,法度也是谨严的,上图为草书鼎字的九种写法。都是出自书法名家之手笔!皇象书的章草鼎字写的极符合章草的书写法则,其实,章草很好写的,只要用隶书的笔法加上草法就可以了。
上图为楷书鼎字的写法,均源自法帖,魏碑上的,有唐人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写的,也有赵之谦写的。都很好看!上图为行书鼎字多种风格的写法,都是出自书法大家之手笔。供题主参考,上图亦为行书鼎字。虽都是行书,但每个书家写的风格却不相同,所以说,学习书法,能形成自己书法风格者,才能称之为书法家。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题主参考,并请各位朋友欣赏!,
2、左宗棠劝曾国藩称帝,写了“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什么意思?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出自《左传·宫之奇谏假道》的“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意思是说: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当初,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就用唇亡齿寒的道理劝阻虞公不能上晋国的当。虞公说:“我用丰盛洁净的祭品供奉神灵,神灵一定会保护我们虞国,”宫之奇怼道:“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意思神灵所凭依的在于德行,与你供奉的祭品有个毛关系,结果虞公没有听宫之奇的话,虞国在晋国灭掉虢国,晋军回师途中乘机灭掉了虞国。“鼎之轻重,似可问焉”出自《左传·王孙满对楚子》的“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意思是:周朝还没到亡的时候,问鼎中原还早了点,当初,楚国军队远征陆浑戎人,军队行至洛水之滨,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祈福周王室衰落,就向王孙满打听周王室神器九鼎的大小,意思有取而代之的想法,王孙满怼到:周王朝虽然衰落,但一个政权的延续,不在鼎的大小,而在于德和民心,“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想取而代之周王室不是一个楚国所能干成的。当初,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占据东南半壁江山,左宗棠此时选取《左传》这两句话给曾国藩写了这份密信:“神所凭依,将在德矣,
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意思是曾国藩此时威望盛隆,有神灵庇佑,可以乘此机会,黄袍加身,问鼎中原了。据说,曾国藩看完此份密信后,改了一个字退给左宗棠,左宗棠看完信后就烧掉了,从此左宗棠与曾国藩就开始别扭不断,原来密信变成:“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未可问焉!”意思是说神灵是会保护有德行的人,坐拥天下的都是有德行的人,这不是你所能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