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颖勃然大怒把收押起来。陆机对行刑官表白了自己的一片忠心之后,又给主公司马颖写了一篇绝笔信。最后长叹一声:华亭的鹤鸣,我再也听不见了!随后被杀害与军营之中,死的时候42岁。以上两个典故出处,被引用的比较多。其实还有比这两个典籍更早的出处,是南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文章。谢灵运在《山水赋》这篇文章的结尾之处,有这样的句子:孰如牵犬之路既寡,听鹤之途何由哉?在这句话的后面,谢灵运自己做了一个注释:牵犬,李斯之叹;鹤唳,陆机领成都众大败后,云:思闻华亭鹤唳,不可复得。
古人写文章典故太多,需要简单做个解释,牵犬,李斯之叹;是说李斯父子被赵高陷害判死刑之后,在刑场上面李斯向儿子叹息,想像以前那样,爷儿俩牵着狗出门打猎,过普通人的日子,都是一种奢望喽。这里,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最后再简单交代一下时代和人物的背景。陆机这个人是名门之后,当年为孙权夺取荆州,又在夷陵之战打残刘备的东吴名将陆逊,那就是他爷爷,亲的。
陆机的父辈也出了一大批东吴高官。后来风水轮流转,司马家夺了天下,灭掉东吴,陆家也就中道衰落,陆机两个亲兄弟在对抗司马氏的战斗中战死,陆机自己也是一个小小军官,战败之后当了俘虏,捉到洛阳之后,司马家族实施怀柔政策,释放了东吴一大批败将。东吴一些大将还会被继续任命,为新主子效命,可是陆机属于小小军官,也没有什么晋升机会。
陆机想通了这个道理就回到爷爷陆逊的封地华亭,也就是今天上海的松江县附近隐居,十年潜心学问,最终依靠文名重新获得权贵赏识,名满天下。之后司马家族自己不争气,闹内讧,八王之乱把江山弄得风雨飘摇。陆机要是一个明白人就不应该蹚这一池子浑水,可是他功名心太重,先是投靠司马伦,司马伦被杀掉之后,有投靠了司马颖。最后如上面所说,被小人谗言所害,被司马颖杀掉。
所以说,华亭鹤唳这个成语。如果你明白后面的来龙去脉的话,也是包含着惨痛的人生感悟啊。正如《红楼梦》所言: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人生于世间,可是要警惕呢。我是铁锤文史,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评论。
《窦娥冤》中窦娥到底冤不冤枉,为什么?
《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部杂剧,主要情节是这样的:窦娥从小死了母亲,他的父亲窦天章是个书生。由于家贫,父亲为了进京赶考凑路费,就把年仅七岁的窦娥卖给了同村蔡婆婆家当童养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