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竹子原本是青色的,所以就用“青史”来描述我们通常所谓的史书。除非是遗臭万年,作为反面典型存在的,那就另当别论了,在古代,没有发明纸张之前,书写的载体主要是竹简,”所以,我们看古往今来的史书,在其间留名的都至少在这三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1、我们常说“青史留名”,青史的“青”字是什么意思?难道古代的史书是青色的吗?
“青史”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在古代,没有发明纸张之前,书写的载体主要是竹简,一般所谓的书简就是把竹子做成竹片,然后用绳子一片一片编联起来。要写什么字就在竹片上进行刻录,因为竹子原本是青色的,所以就用“青史”来描述我们通常所谓的史书。青史留名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和传统儒家有很大关系,孔子就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就是说,作为一个君子,去世之后总得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吧,总得在史书上留个名吧!所以,在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会有追求青史留名的想法,因为,人固有一死,早晚得烟消云散,能给不朽和永存的只有我们的精神和历史贡献。要想不朽或者永存,古人也总结了,有三条途径:立德、立功、立言,《左传》里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所以,我们看古往今来的史书,在其间留名的都至少在这三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占有一席之地。除非是遗臭万年,作为反面典型存在的,那就另当别论了,当然了,要实现三不朽也不是那么容易,立德、立功、立言有一个方面的成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更别说“三不朽”,历史上三不朽的人物也就诸葛亮、王阳明和曾国藩(还只能算半个)等几个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