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于一些名人官员的称谓,有时候也直接以他的字来称呼,不过一般都是平辈或者上对下的称呼。明清朝以前很少把当官的直接称呼为大人,大人本来就有对于尊者上位者和长者称呼的意思,有的以名人的故乡地地称呼比如孟浩然就成为孟襄阳,随着封建制度的加强,那么无论是九品芝麻官还是身居高位的内阁大学士都有了大人的称呼。
1、为什么古人称官员为“大人”?“大人”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古代将当官的称为大人,大概要从明清朝的时候算起。明清朝以前很少把当官的直接称呼为大人,大人在古代的含义十分丰富,大人比如说有对年长者的尊称,刘邦在祝福自己的父亲大寿的时候,就将自己的父亲称为大人。大人也有身居高位的意思,比如说在《易经》里边就有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里的大人就是指大人物,王公贵族,地位显赫的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有时候也将大人指做皇帝,汉朝的时候在皇帝身边得宠的宦官和豪强也被称作大人。在一些文化典籍中,比如《孟子》《荀子》扬雄的《法言》,大人很多时候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大人指下级对上级的尊称,当官的称作陈大人,王大人,黄大人,杨大人,这种现象大量出现明清典籍和小说之中。所以在电视剧中受到明清小说和近代小说的影响不论什么年代都称作大人,
比如说很著名的电视剧《包青天》,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展昭,公孙策,还有很多人都称包拯为包大人。因为关于包青天的“公案小说”是在明清时候流行起来的,称为大人也不为过,但是我们在看元朝的元曲里边提到的包拯都直接称为“包待制”或者“包龙图”,而不是“包大人”。这些都是姓直接加官名,因为包拯担任的职位是龙图阁直学士,天章阁待制,
相通的还有杜甫,我们称其为杜工部。还有比如内阁大学士称作中丞,提督称作军门,贫巡抚称作抚院,古代对于一些名人官员的称谓,有时候也直接以他的字来称呼,不过一般都是平辈或者上对下的称呼。比如说称诸葛亮是孔明,称顾恺之是虎头,就是因为诸葛亮字孔明,顾恺之字虎头,我们看到很多文学点评里面都说顾虎头怎么样,顾虎头怎么样,这里的顾虎头就是说话了《女史箴图》的顾恺之。
有的以名人的故乡地地称呼比如孟浩然就成为孟襄阳,没有的,以名人的号来称呼,比如苏轼是东坡居士,就称他为苏东坡,李白是青莲居士,也有称他为李青莲,李清照为易安居士就是李易安。综上所述古代对于当官的称作大人,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大人本来就有对于尊者上位者和长者称呼的意思,随着封建制度的加强,那么无论是九品芝麻官还是身居高位的内阁大学士都有了大人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