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算命 > 算命知识 > 算命经验 > 大孝,孝的三个境界

大孝,孝的三个境界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7-06 00:51:23 编辑:运气王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孝的三个境界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孝顺父母有三种:大孝是使父母得到别人的尊敬,其次是不辱没父母的名声,最低的是能供养父母。

孝的三个境界

2,自古大孝无大恶 是什么意思

恶不恶且不说,但是孝敬父母肯定是必备的。孝之人,本来就是种美。何况以后他要和你的父母相处。
意思是:懂得大孝的人,是不会做出大的罪恶的事情来的

自古大孝无大恶 是什么意思

3,曾子论孝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奉养

原文见《礼记》。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这句话的意思是,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使父母打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其次是为父母争光,不使父母蒙受耻辱;而仅仅让父母吃饱穿暖,那是最低的层次,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曾子论孝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奉养

4,论语的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小孝就是指对父母长辈的孝道,只有尊重长辈,才能家庭和睦。 中孝指的是对你生活有影响的群体的尊重,做到人人平等,尊老爱幼。 所谓大孝也许就是佛家所讲的众生平等了吧!能把对自己父母的爱放到每任何人身上,即便是自己的仇人。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
虽然不知道你说的是那一句,我用儒家的思想来给你解解看:小孝你继承的是爱父母之心,是从父母慈爱你的心那里自然发源的。中孝你继承的是企业的精神。大孝你继承的就是上古先王圣贤的美德,继承了他们对于国家和人民的仁爱,如果你能体会这种情怀,并以他们为目标付诸行动,你就自然知道正确治理国家的方法。

5,什么是真正的孝

儿辈赡养亲人,办法各有不同。下养为小孝,次养为中孝,上养为大孝,最上养为大孝之大孝。为什么呢? 下养只知道满足吃喝,不至于有所缺乏,这已经是世间难以做到的了,叫作小孝。 次养就能体谅亲人的心愿,父母所爱我也爱,父母所敬我也敬,使亲人心里安乐,就叫作中孝。 上养是劝告亲人明白大道之理,善就赞成,过就规劝,使父母用高尚的道德滋润身心,这就是大孝。 至于最上养,更上一层楼,常常想念父母的恩情,同于天地,父母的寿命与日随减,应当用什么法子可以报答亲恩,什么办法可以延长亲寿,什么办法可以使父母出离生死,什么办法可以使父母罪障消除,什么办法可以使父母进入圣人之流,最终成佛。 譬如战火临头,保护亲人逃入山中,总是担心敌人来了吗?逃入水中总是担心敌人来了吗?逃入旷野总是担心敌人来了吗?辗转不安,一定要把父母放在最安全的地方。 这就是最上养,是大孝中的大孝(至孝)。 很多人都认为给父母天天吃肉吃鱼是最孝的,其实,这样为了父母而杀生命,这些死去的生命报冤来世,父母要偿还这命债的,就等于是用腐肉救亲饥,用毒酒止亲渴,是最不孝的。 也有人认为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是孝,如果用来做好事,可以为亲人增光,如果用来做坏事,就是侮辱了亲人了。 如当今很多知名的贪污受贿的罪犯,不仅让亲人蒙羞,连基本的床前问安都不可能。古代那些乱臣贼子,也让人们他们的存在而讨厌他们的父母。 所以,最大的孝就是积德行善,就是利益他人,让父母也进入佛门。

6,怨慕父母是大孝孟子说的

(一)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万章问道:“舜走到田里,对着天诉说、哭泣,他为什么要诉说、哭泣呢?” 孟子曰:“怨慕也。” 孟子说:“因为他(对父母)既抱怨又眷念。”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万章说:“父母喜欢自己,高兴而不忘记父母;父母讨厌自己,忧愁而不抱怨父母。(按您这么说,)那么舜是抱怨父母吗?” 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①: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②: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③,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孟子说:“(以前)长息曾问公明高:舜到田里去,我听您解说过了;对天诉说、哭泣,这样对父母,我还不理解。公明高说:这不是你所能明白的了。公明高认为,孝子的心是不能像这样无忧无虑的:我竭力耕田,恭敬地尽到做儿子的职责就行了,(要是)父母不喜欢我,我有什么责任呢?(舜却不是这样。)帝尧让自己的九个儿子两个女儿,带着大小官员、牛羊、粮食,到田野中侍奉旦发测菏爻孤诧酞超喀舜,天下的士人投奔他的也很多,帝尧还将把整个天下让给他。(舜却)因为不能使父母顺心,而像走投无路的人无所归宿似的。天下的士人喜欢他,这是人人想得到的,却不足消除他的忧愁;漂亮的女子,这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娶了帝尧的两个女儿,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财富,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富有天下,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地位尊贵,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尊贵到当了天子,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士人的喜欢、漂亮的女子、财富和尊贵,没有一样足以消除忧愁的,只有顺了父母心意才能消除忧愁。人在幼小的时候,就依恋父母;懂得找对象了,就倾慕年轻美貌的女子;有了妻子,就眷念妻子;做了官就思念君主,得不到君主信任,心里就热辣辣地难受。具有最大孝心的人,才能终身眷念父母。到了五十岁上还眷念父母的,我在伟大的舜的身上看到了。” 【注释】①长息、公明高:长息,公明高的弟子;公明高,曾参的弟子。②恝(jiá):无忧无愁的样子。③妻帝之二女:传说尧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
搜一下:怨慕父母是大孝?孟子说的.

文章TAG:三个境界大孝

最近更新

算命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