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人是不用“爸”“妈”来表义的。由上可看出古人对于父亲、母亲的称谓的良苦用心,从中窥见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所说的《集韵》,成于宋,当时的江浙等地已经有呼父为爸的情形了,新中国的建立,中苏友好、出于对苏联老大哥的崇拜,“爸爸、妈妈”在当时的中国,特别是在城市就成了非常“时髦”的称呼了。
1、古代姓许的名人有哪些?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
先介绍许姓起源,再介绍许姓名人。许姓也算一个大姓,《百家姓》中是第20个,截止到2007年人口数量排名全国第35位,总人口约650万,许姓起源有三:第一,源于姜姓。《姓氏考略》记载:(许姓)姜姓,尧四岳伯夷之后,与齐同宗。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子孙以国为氏,许姓和齐姓同宗同源。尧帝时期,炎帝的后裔四岳伯夷辅佐尧,
所谓的四岳是由姜姓衍生出来的四个部落。周武王灭商,将伯夷的后代许文叔封在许国(今河南许昌东),春秋战国过度时期许国被楚国所灭,许国子民思念故国,便取国名为姓。这一支是许姓的主源,许文叔被尊为许姓的得姓始祖,第二,源于许由,也称许繇。许由是尧舜时期的贤士,但是他只想归隐不愿意做官,传说尧本来不想传位于舜,而是想传给许由,许由向来清高,坚决不干,久了尧又希望许由担任管理九州的大官,许由还是不干,在颖水之北的箕山下隐居。
许由的后人就姓许,这是以祖先的名讳为姓氏,第三,其他姓氏以及少数名族改姓。许姓出人才,主要是是出文人,很少有武将,现将部分许姓名人列举如下:许劭:汉末年名士,这个人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就这一句话让他名垂青史,他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褚:曹操手下大将,号称虎痴,当年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曹操账下唯独许褚能和马超大战。
许浑:晚唐著名诗人,虽然许浑远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气大,但是他和许劭一样,一句诗名垂千古: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世友:河南人,军事家,共和国开国上将,许慎:汉代著名文学家,《说文解字》的作者。许广平:鲁迅的第二任妻子,许仙: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的男一号。许银川:中国象棋特级大师,中国第九位象棋全国冠军,江湖人称“许仙”,
2、妈妈爸爸这两个字在中国是怎么来的?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妈和爸字的源流有所了解。翻看《说文解字》,因为多年没动它了,对检字法突然生疏起来,找了半个小时,竟然找不到,又在手机上装了一个不知来历的《说文解字》APP,直接输入“爸”“妈”二字搜索,提示未收录,那么,如果这个APP是根据许慎原著所编,则说明东汉前期,尚无此二字。当时的人是不用“爸”“妈”来表义的,
当然,也许坊间已经存在,而许氏未加收录。搜百度文库,得到一段文字,觉得颇为在理,直接粘贴在下面:(来源一)“妈妈”来自婴儿吃完奶后的咂嘴声中国传统的称谓是管父亲叫“爹”,管母亲叫“娘”,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爹”是由“父”和“多”上下结构组成,“父”在上,表示父亲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多”在下表示父亲在占主导地位时,财富越多越好,衣食无忧。
“娘”是由“女”和“良”左右结构组成,“良”就是“好(良好、优良、善良)”,特别强调做了母亲的女人要“善良、贤惠”,由上可看出古人对于父亲、母亲的称谓的良苦用心,从中窥见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来源二)“爸爸”、”妈妈”是“舶来品”,上世纪六十年代,俄语课本第一课的第一个词组“父亲、母亲”的读音就是“爸爸、妈妈”。
新中国的建立,中苏友好、出于对苏联老大哥的崇拜,“爸爸、妈妈”在当时的中国,特别是在城市就成了非常“时髦”的称呼了,“爸、妈”发音简单,朗朗上口,又特别适合于婴幼儿的发音练习(从中也体现西方文明的精髓)。于是乎,就逐渐在中国推而广知了,在民间,父亲有的叫“大(da)”,也有的叫“爷”;而母亲一般都叫“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