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已去,活着的人得继续生活下去,这也是父亲的遗愿。最后,余华在描述福贵他爹的死亡,借用了四岁的凤霞的一句话——他被风吹落下来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可能父亲早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为了不拖累你们,而没有告诉你们,当你们知道时已经病入膏肓了,所以,你也不必过多的自责,经营好自己的家庭,照顾好母亲,父亲的在天之灵也就安息了。
余华的《活着》中,福贵的父亲死前的话有什么含义?
《活着》这本书,是余华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和“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很多人也许不了解《活着》这本书在当代文学中所占的分量,但是当你捧起这本书,沉浸在余华细致入微又丝丝入扣的文字里,就应该明白这是一本读无数遍都能够有新的体会和收获的书籍。余华的文字很简单,但是每一个字背后都别有深意。
能够将现代汉语如此精炼地应用到小说叙述中,现在的作家中恐怕只有余华能够做到。在《活着》这本书中,余华写到主人公福贵他爹徐老爷的死。用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场景,福贵他爹是拉屎的时候从粪缸上面掉下来死掉的。临死前,徐老爷对前来扶他起来的佃户王喜说:“你先前看到了掉下来没有?”王喜说:“没有,老爷。”徐老爷又问:“第一次掉下来?”王喜说:“是的,老爷。
”徐老爷嘿嘿笑了几下,笑完了闭上眼睛,脖子一歪,脑袋顺着粪缸滑到了地上,就这么死了。福贵他爹这几句话有什么深意呢?余华为什么要这样写?首先,从“粪缸上掉下来”呼应了小说中一开始的叙述,可以说是一种前后呼应。在福贵还没有把他家的一百多亩地的家产输光之前,福贵他爹和福贵,是远近闻名的阔老爷和阔少爷。他们走路时鞋子的声响都像是铜钱碰来碰去的声音。
那时候家境还没有败落,他爹走在城里,城里人见了他都叫先生。福贵他爹徐老爷是很有身份的人,可是他拉屎的时候就像一个穷人。余华在这里写了一个场景,福贵他爹喜欢在粪缸上拉屎,几十年如一日,到了六十岁还能在粪缸上一蹲就是半晌,两条腿像鸟爪一样有劲。在福贵输光家产后,徐老爷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挺直腰板地活着,因为徐家已经没有了半点家产。
当以前的那些佃户看到他,习惯性地叫他“老爷”,福贵他爹轻轻一笑,像他们摆摆手说:“不要这样叫。”他知道自己的处境,而且也能坦然接受这一切,但是他再也不是“徐老爷”了。人一失去底气,就没有了以往的精气神,所以福贵他爹从粪缸上摔下来,死了。其次,也是最重要的,福贵他爹从粪缸上摔下来,象征着徐家的家道中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