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忠义,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忠诚信义。关羽的信奉者都坚持以诚信为本,这种诚信精神逐渐给生意人带来了财富。于是人们便认为之所以能获得财富,正是拜关羽的精神所赐,因此就有了武财神关羽的传说。人们推崇关羽的忠义,也就是我们提倡的诚信,将忠义诚信化身的关羽奉为财神,也是提示人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忠义诚信精神已成为经商的至理信条。
为什么感觉做生意的都拜关公?
中国传统认为比干、范蠡是文财神,赵公明和关羽是武财神。所以一些生意人都供奉着关公像。相传关羽在家乡山西运城犯了人命官司而亡命天涯,到后来隐姓埋名来到河北一带以贩卖绿豆为生。当初关羽从老家潜逃时只带了半布袋绿豆,他以此为本钱做起了小生意。关羽上过几年的私塾,在做生意过程中逐渐发明了记账薄,收入、支出记得清清楚楚,加上精打细算,两年后不仅娶妻生子,而且有了些积蓄。
在第五年头上,关羽在街头偶遇刘备和张飞。刘备是河北涿州人,是一织席贩履的小商贩,张飞是卖猪肉的屠夫。由于三人经历相同,彼此心心相惜义结金兰,“桃园三结义”成了盟兄弟,刘备居长为大哥,关羽次之为二哥,张飞最小为三弟。刘备虽是大哥但经营不善,所以穷困潦倒,张飞年纪轻不懂事,平时花钱大手大脚,有钱了就大鱼大肉胡吃海塞,他也不适合管理钱财。
只有关羽经商有道,于是三人推举关羽管理三人的“企业”。关羽的经营天赋逐渐显露了出来,没多久,三人的“联营企业”赚到了第一桶金,他们用这些钱招兵买马发展起了讨伐黄巾军的民间组织,后来这些队伍被汉朝吸收为正规军。因为关羽有做生意的天赋,加上到后世被奉为圣人,合伙做生意的商人都喜欢拜关公为财神。另一方面关公为人仗义,童叟无欺讲信誉,做生意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拜关公的意思就是要以关公为榜样,学习关公的忠、义、仁、智、信、勇的品德。如果真做到这一切,估计生意将一日千里财源滚滚来。生意人拜关公是因为关公到后来成了人们心目中完美的圣人,成为了人们的偶像,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关公身上,愿关公在天之灵保佑自己生意兴隆。尤其在关公的老家山西一带,做生意更把关公视为保护神。
武圣关羽本身不是富翁,也没带富一群人,怎么就成了武财神?
关羽随刘备起事前的事迹记述不祥。从《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述,关羽应为当地的“带头大哥”因杀人或其它事情逃亡在外。关羽勇武,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而商业活动需要安全的经营环境,商人们希望能有关羽这样的英雄来护佑他们的生意。关羽为人忠义,信守承诺。而商人经商更需要诚实守信、公平买卖。这样,随着关羽的事迹的演义和流传,商人们把他尊奉为“武财神”了。
悄无声息,湖北荆州全球最大关公像的头没了!缘何二度失荆州?
荆州上次引起喽哥的关注还是去年湖北疫情期间那个显摆自己在“封城”的情况下从湖北天门一路绿灯回到荆州的最丑逆行者——何某,那一次,他差点儿让他老爹成为“大意失荆州”的关公。今天,喽哥刷新闻,荆州又一次成功引起了喽哥的注意。说来也巧,这次真的是因为“大意失荆州”的关公。事情的大概经过是——荆州有关方面近日作出一项决定,要将2020年10月8日被住建部责令整改的巨型关公雕像进行搬迁。
据说,这座高达57.3米的巨型关公雕像,修建花费了1.729亿元,当时因为雕像突破了所在区位最高限高24米的规定,“破坏荆州古城风貌何历史文脉”被住建部责令整改。据住建部当年的通报:在项目没有获得审批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在雕像长达两年的建设期中,始终不闻不问。当时喽哥也注意到了这条消息,彼时还挺纳闷,一个雕像花了1.7个亿也就算了,竟然还明知违规还要上马,也就是说这尊雕像从一开始就是“违建”,这种“知法犯法”的行为真够奇葩的。
愿以为当地会“一拆了事”,没想到竟然是“整体搬迁”,并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笔”——1.55个亿。说实话,对于荆州方面的想法——是为了提升城市形象?还是拉动GDP?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咱也不敢瞎说,更不敢瞎问。但是有4个问题不问不行:第一,为什么荆州要对关公像情有独钟?“大意失荆州”似乎并不是什么好彩头?荆州的文脉那么厚,历史名人那么多,为什么非要选关公?莫非是因为他是“武财神”吧?第二,当初明知违规,为什么这个项目还会上马?第三,这笔搬迁费用几乎与当初的兴建费用相当。
为什么不干脆异地新建一个?或是拆掉违规的,然后在原址新建一个?我想,如果拆掉原来的关公像,然后重建一个比原体量小太多的关公像,应该也花不了1.5个亿吧?第四,这前后3个多亿的开销,谁来买单?就这4个问题,我想不只喽哥一个人想知道答案!最后,喽哥想说的是,关公脸已经够红的了,这一次,请别让关公都替你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