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演变,有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许多都已经很难考证确切,就像匈奴、鲜卑等曾经显赫的少数民族现在早已融入汉族,无法再区分彼此。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大名鼎鼎,清朝有六位皇后出自钮钴禄,妃嫔则更多,堪称后妃专业户,也就是说,清朝的皇帝们一大半都有钮钴禄血统,有了这份殊荣,名臣当然不会少,比如著名的贪官和珅、康熙四大辅臣之一的遏必隆,都出自钮钴禄氏。
李姓和刘姓中有哪些少数民族?
李姓和刘姓都是咱中华的大姓,里头也有不少少数民族的同胞。姓氏的演变,有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许多都已经很难考证确切,就像匈奴、鲜卑等曾经显赫的少数民族现在早已融入汉族,无法再区分彼此。如果从现代来看,许多朋友已经回答了,苗族里李姓不少,回族里刘姓不少。不过这两个大姓里,当然不会只有苗族和回族,我从满族的角度来说一下。
据我所知,满族的赫舍里氏、富察氏,在民国以后不少以李姓为汉姓。钮祜禄氏、瓜尔佳氏和费莫氏,则有不少以刘姓作为汉姓。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是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它就是金代的纥石烈氏传承而来,纥石烈氏在金国位高权重,是贵族姓氏。金国著名的四太子完颜兀术,也就是金兀术的女婿、宰相、右副元帅都是出自纥石烈氏,在后金崛起之际,相继归附努尔哈赤。
到了清朝,氏族中出过康熙朝重臣索尼、索额图,康熙的皇后孝诚仁皇后等。民国以后,赫舍里氏主要以赫、何为汉姓,也有使用贺、李、索、英、郝等为汉姓,比如现代的著名导演英达,就出自赫舍里氏。(索额图剧照)富察氏富察氏也位列满族八大姓之一,它也来自金朝时期女真的第二大姓蒲察氏,仅次于完颜氏,几乎承包了金代的皇后位置,富察氏以李为汉姓,从元代时就已开始。
清朝时期,富察氏出过傅恒、福康安等重臣,民国以后,富察氏多以富、傅、康、李、付等为汉姓。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大名鼎鼎,清朝有六位皇后出自钮钴禄,妃嫔则更多,堪称后妃专业户,也就是说,清朝的皇帝们一大半都有钮钴禄血统,有了这份殊荣,名臣当然不会少,比如著名的贪官和珅、康熙四大辅臣之一的遏必隆,都出自钮钴禄氏。
到了近现代,钮钴禄多以郎、钮、刘、等为汉姓。瓜尔佳氏瓜尔佳氏明末是女真大姓,共有752户,号称“居满洲全族之半”,到了清朝,瓜尔佳氏为官者众多,有“关满朝”之称,出过费英东、鳌拜、胜保、荣禄等重臣,民国后改汉姓为关、石、鲍、李、高等。如今的演艺圈,有几位知名艺人也出自瓜尔佳氏。(鳌拜扮演者,当然是这位最有名)费莫氏费莫氏,出自金代女真裴满氏,据说费莫氏始祖与满族另外两个大姓富察氏、马佳氏是亲兄弟,所以有“马佳、富察、费莫三姓不能通婚”的说法。
鲜卑人举全国上下都借用了汉姓,他们现在的后裔也成汉族了吗?
謝邀!我囯的汉族应是典型的混血民族。古代很多民族都先后融入汉族!秦汉时期的:百越人,南越人,羌人。隋唐时期的鲜卑人,沙陀人。两宋,蒙元时期的契丹人,党项人等都部分或全部融入了汉族。一一为了使鲜卑族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北魏孝文帝为巩固国家统治。太和十八年(495年)十二月下诏。
禁止土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一律改穿汉服装。朝延百官改着汉族官史朝服。全国废除鲜卑语改用汉语,汉字!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师令。迁都洛阳改变易汉俗等!这就是历史上"孝文帝中兴"。这使鲜卑族彻底走上汉化之路。鲜卑入汉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汉化最典型成功的例子!一一五千多年中国一直以和平为主调促进,东亚中华文明的发展。
鲜卑族人为什么都是复姓?并且都很牛逼很有意境的样子,比如:拓跋,慕容,宇文,独孤?
上古华夏子孙有姓也有氏,而氏多为复姓氏。例如公孙氏丶司马氏、有巢氏、盘古氏丶康回氏丶柏皇氏丶方雷氏、公共氏丶伊祁氏……。而姓则是部族的宗支的代称,描绘某一部族和某一国家时都冠以姓。例如上古时的孤竹国,国主为檀氏,属子姓,就可以说有国名曰孤竹,其国姓子。《山海经》有时也是这样介绍各方国的,大家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