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富于民和藏富于企,哪个好?有什么利弊?
将藏富于民与藏富于企这个问题化繁从简之后,其实就是一个供需问题。从发展角度来讲,当然供需平衡一些对国民经济会比较有利。过于藏富于民,消费端旺盛,但是供给端不足,由于供不应求,就容易导致经济过快增长或者经济过热,但也容易引发通胀现象,经济发展后期的副作用比较大,容易出现产能过剩、企业负债严重、银行风险高等系列问题。
另外,过于藏富于民会形成市场劳动力稀缺,会提高社会工资水平,增加企业负担,导致生产效率下降。过于藏富于企,则民间财富不足,居民收入不足则消费不畅,企业就会产能过剩,从而出现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等现象。但是对于企业比较有利的就是利用资金优势进行技术研发与科技创新,从供给侧创造新经济形式,从而带动就业,带动消费,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目前中国就是这种状态,所以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但是如果科技创新跟不上,经济就会下滑,这也是比较明显的缺点。因此藏富于民与藏富于企相对平衡一些,会更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健发展。当前的社会由于前期的粗犷型经济发展,导致一些地产商获得利益,但是民间财富却因房地产业大量流失,导致社会负担加重,使消费端递减,从而造成地方债、企债、银行与居民负债链的不断抬高,这就会影响未来经济发展,所以最近几年中国经济持续降温。
另外,股市也是如此,直接融资使上市公司掏空巨额民间财富,但是上市公司的回报率又非常低,造成大批股民长期亏损,这都是藏富于民与藏富于企严重不平衡的现象。长期维持这种不平衡就会涸泽而渔,民间财富被逐渐掏空,企业发展也会越来越艰难。所以中国目前应该降低两极分化,将财富向民间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藏富于民,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这才是解决中国经济当前问题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