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孩子随母姓的说法也对也不对,准确些的说法是孩子随外公一系的姓,毕竟孩子母亲随的是父姓吧?举个例子,赵姓男和李姓女结婚生子,孩子姓赵,其实是姓的父系姓,孩子的父、父的父、父的父的父的……父都是赵姓。孩子如果姓李,其实是姓的外公李系姓,孩子的母、母的父、母的父的父的……父。无论随哪个姓,其实都是父系姓。
也就是说无论跟谁姓,和男女平等都没有任何关系,恰恰相反,跟谁姓都是男女不平等的体现。因为姓本身属性是男权的。有些人争取孩子随母姓,不是争的男女平等,而是婆家和娘家其他方面的“利益”。无论是婆家还是娘家的姓氏方面,都代表的是男权!这也是欧美国家追求男女平等近百年时间,欧美女权主义者至今没有在姓氏权上做文章的根本原因,争什么争?都是为男权争的。
如果孩子随母姓,第一代姓赵,第二代姓钱,第三代姓孙,第四代姓李……以此类推,每一代换一个姓,那么姓氏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如果真要追求这种姓氏上的男女平等,唯一的方法就是取消姓氏,不要姓,只要名字!所以,随母姓不是男女平等的体现,随母姓随父姓都是男女不平等的体现!取消姓才是男女平等的体现!其实呢,很多人在男女平等方面都走入了一个误区。
男女有别,男人力气大且理性,女人力气小且感性。男人女人都有各自擅长的方面。如果追求完全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这社会肯定要乱套了。因为性别的差异,很多方面注定无法平等。打仗的时候一半男兵一半女兵行吗?上战场的基本是男兵,这对女性是不是一种歧视?回到题中来,姓氏就是无法男女平等的一个方面。欧美女权主义者可比中国的女权有经验有规模,然而欧美女权者不仅不要求孩子随母姓,他们自己婚后还随夫姓呢。
《水浒传》中两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为何都姓潘?
古时,人以族群聚居,而成村落。一般村落中,皆为同姓之人。相邻之村落,异姓,常因边界和水资源争夺有矛盾,有的成世仇。古人骂人最狠的一句话是,咒别人的后代,生下男的夭亡,生下女的世世为娼。施耐庵有文才,写下一部水浒传,是不朽名著。水浒中两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为何都姓潘?我猜,在那个时代,乃是施潘二姓,两家为世仇的缘故。
一个女人在保定卖淫,把丈夫强制搞成神经病,是不是犯法?
卖淫这种事,本身就不是光彩的事,有句古语:笑贫不笑娼,再大方的老公,你也不能当面拿绿帽子给他戴,除非是傻子,有点大脑子的人都受不了。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卖淫嫖娼,违法犯罪的行为,希望大家自觉遵守,我直言一句,有些女人,《极个别》,没有一技之常,又不愿上班,总觉得自己有点姿色,加上又有别人的诱惑,很容易上几卷套,奉劝巳踏进门槛的同胞,一定要走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