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算命 > 算命知识 > 算命经验 > 周公为什么没有当王,周公为何没有取代周成王

周公为什么没有当王,周公为何没有取代周成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8-17 04:45:42 编辑:运气知识 手机版

后人认为成王没有答应周公的请求,只是基于“洛邑成周说”的误解。”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周公要求死后葬在成周,成王将之葬于毕,对周公要求葬于成周的解释从上引材料可以看出,后世学者对周公要求死后葬于成周的解释主要有两种。

1、周公为何没有取代周成王?

周公为何没有取代周成王

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是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周文王时,周公一直辅佐父亲,到周文王和武王.相继去世之后,周成王还在襁褓之中,周公为保周朝江山,代成王登基管理国家,在他管理其间,周公两次举兵平叛,“灭了五十多个小国。后来又和召公分陕而治,使周王朝的疆域不断扩大,多国家稳定之后,又将都城从镐京迁往洛阳。

2、周公为什么要求葬在成周,成王又为何不从?

周公为什么要求葬在成周,成王又为何不从

首先给出答案:周公要求死后葬在成周,成王将之葬于毕,后人认为成王没有答应周公的请求,只是基于“洛邑成周说”的误解。第一,周公要求葬于成周的文献记录要说明题主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掌握原始资料,关于周公要求葬于成周的记录,大家最熟知的这一记录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该文说: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司马迁的这一文献来源应是《尚书大传》,《尚书大传》原本已经佚失,但唐宋时期仍有不少学者在引用。比如《汉书·儒林传》载谷永上疏说:“昔周公薨,成王葬以变礼,而当天心,”颜师古引《尚书大传》说:周公死,成王欲葬之于成周,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

国大恐,王乃葬周公于毕,示不敢臣也。事见《尚书大传》,而与古文《尚书》不同,《路史后纪》卷九下《高辛纪》也有引用这条材料:《伏》云:周公致政封鲁,老于周,心不敢远成王,欲事文武之庙。公疾,曰:“吾死,必葬成周,”示天下臣于成王。及死,成王葬之毕而去,示天下不敢臣,故公封于鲁,身未尝居鲁。而说者更以为成王以公有勋劳于天下,赐以天子礼乐,妄矣,

下图为明代摹宋本的路史:下为四库备要本《路史》:下为清代皮锡瑞《尚书大传》辑本:第二,对周公要求葬于成周的解释从上引材料可以看出,后世学者对周公要求死后葬于成周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成王不敢臣周公。这种说法预设的前提是:成王时期的周代都城——成周与毕(周原)不在同一个地方,另一种说法是,周公希望死后与父亲文王、兄长武王的陵寢相邻,有归根之意。

这种说法不涉及成王的态度,但隐含的前提与前一种说法不同,是以毕所在的周原遗址为成周,从古代的文化心理来看,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比如,在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至今仍保留着人死后,亡灵归于祖源地的观念,而岐山正是周人观念中的兴起之地,因此,如《史记》所说的成王不敢臣之的说法,显然只是一种理解,本身不涉及事实。

事实上,中国文化有“死者为大”的观念,从这个角度说,周成王也不大可能有拒绝周公这个并不过分的遗愿,第三,成周的问题当然,如前所说,以上两种解释之所以形成矛盾,根本原因是大家对成周地望的理解有差异。笔者曾在以前的文章谈过自己的观点:周原遗址更可能是先秦人观念中的成周,这里,我把这个观点大致介绍一下:第一,以洛邑为西周的成周,这种说法始出《左传》,是春秋战国后的说法,不是西周人的说法。

由于平王东迁以后,本身就称洛邑为成周,因此,《左传》的这种说法本身极有可能是一种以晚出称呼进行追溯使用,并不能证明西周时期的成周也是洛邑,第二,西周金文中的周王经常活动的一个地方——蒡京不见于传世文献,这种情况表明自春秋以后的文献对西周都邑的记录已经出现缺失,因此,研究西周时期的成周问题,首先重要的是出土资料和考古资料。

而从考古资料看,洛邑遗址以北窑遗址为代表,面积约六平方公里,虽然有铸铜遗址、车马坑等重要发现,但缺乏天子级别的宫庙、宗室建筑群;而周原遗址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发现了大量高等级墓葬和凤雏、召陈等三大建筑群,同时,周原出土了许多含”王在成周“铭文的青铜器,但洛邑出土的青铜器却十分缺乏周王的活动纪录。第三,《左传》称洛邑为西周时期的东都,并有定鼎之说,但”都“在古代文献中也有诸侯采邑或指较大城邑的意思,如《左传》中的“堕三都”、《战国策》中的“将五都之兵”,这里的“都”都不是王都的意思。


文章TAG:周公当王周成王取代周公为什么没有当王

最近更新

算命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