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再无“精武”,只有《英雄》了。陈真的精武英雄形象,既是时代推崇、亦是人们喜欢英雄、景仰英雄造就出来的,至少在时间的沉淀上,《战狼2》比不了《精武英雄》,精武英雄中,李连杰借助陈真说了几个道理,指出了传统武术的缺陷,要是一起放到网站上面做测试的话,《精武英雄》的观影人数绝对会远超《战狼2》。
1、“精武英雄”陈真,一位虚构出来的英雄,为何依旧有很多人相信?
陈真的精武英雄形象,既是时代推崇、亦是人们喜欢英雄、景仰英雄造就出来的。首先,八十年代初,黑白电视机刚刚走入大众的视线,这一新事物吸引着无数人的眼光,为塑造陈真这一英雄角色创造的条件,其次,如果说《少林寺》是点燃全民尚武的第一把火,那么《霍元甲》、《陈真》这两部电视剧则是神洲大地上尚武之火烧得最热、最酣、最旺的金刚之火。
电视剧甫一播出,人们奔走相告,热议异常,真正是万人空巷,民众对精武英雄的喜爱,让陈真这一角色深入民心,最后,陈真的性格,比起霍元甲的隐忍和内敛,多了几分霸气和凌厉。孤身一人独闯龙潭虎穴,在日本人的虹场道馆力敌千钧,吊打日本武士,打出了民族节气和精武精神,当他一脚踢碎了“东亚病夫”的牌匾时,国民被屈辱百年的民族情绪瞬间得到渲泄,是那样的大快人心,畅酣淋漓。
2、评价一下李连杰版的《精武英雄》和李小龙版的《精武英雄》有什么不一样?哪个是你最喜欢的?
我比较喜欢李连杰演的,《精武英雄》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有境界的动作片,是李连杰自组正东电影后的野心之作,试图向着徐克的黄飞鸿看齐,以武入哲,虽然最后还是略逊一筹,但写实的动作风格,沉稳大气的人物,明暗交错的线索,还是让人难忘。李连杰扮演的陈真,有勇有谋,不排斥现代文化,以理服人,中国的动作片派系里,这种人物极为罕见,
精武的题材很多,但像这样拍出“英雄”气概的,非常少。先说动作,确认了全片写实的动作风格之后,袁和平为几位主角设计了风格鲜明,各自差异的武术套路。而演员也都是一时翘楚:李连杰扮演的陈真是主角,又是脱胎自小龙哥的陈真,那简洁利索,以武入哲的截拳道风格自然就是他的,这个片子里真正算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对于日本人摆脱脸谱化的描述。
陈真从开片就到日本留学,不但学武还学文,真正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片中有一段是他向师弟们介绍日本空手道的侧踢,简洁有效威力巨大),也正是他在国外学了化学等科学技术,不避讳中国人的传统,回国后力主开棺验尸,查出了霍元甲中毒的真相,究根揭底,这是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帮助(近代中国人到日本留学的风潮不用多说了)。日本姑娘光子美丽温柔善良,为了陈真牺牲自己的声誉,无悔追随,却又为了不让陈真两难独自离去,留下一段真正美好的爱情,
而全片中武术修为最高的,也是一个日本人,黑龙会总教头船越文夫先生,从片头他就告诉弟子“暴力不能解决问题”,说起霍元甲去世之后又慨叹“可惜没机会较量一次”,惺惺相惜。后面又反对藤田刚的行动,不肯为了军部的威风而出战,与陈真的私下约战,与其说是较量,不如说是传艺,代替去世的霍元甲检验陈真留学的成色。经历了船越文夫先生这一战,陈真才算是真正毕业,给了送他出国的师父一个交代,
可以说这个日本武术家的光彩甚至超过了真正的主角陈真,和霍元甲一样,是陈真的师父(隐喻日本对于中国的帮助和指导,不要不服,那个年代太多人去日本留学救国)。放眼过去和现在的片子,有几个敢这么做的?说日本人教导中国人?小白骂死不说,剧本怕是也通不过吧?所以这片子的角色设定,上下透着一股大气,有强大的对手又如何?只有学习之,超越之,才能显示自己更是强中手。
难道手撕鬼子就真牛逼了?那么容易就被撕成两半的对手,可是和我们打了十几年,几乎侵占了大半个中国的人,如果说敌人那么弱,那么被如此弱的敌人打到差点亡国的我们,又是什么角色呢?总之,《精武英雄》这片子,堪称经典,足以传世,虽然布景、情节还不够精致,但对一部动作片来说,瑕不掩瑜。唯一可惜的是,结尾有些流于形式,“中国哪里日本人最多?东三省?那我们就去那里打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