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起心动念,决定了你的行为,而你现在的行为,也必将影响到你的将来。在你起心动念的那一刹那,你是为了一己私欲,为了害人利己,那么,你所形成的气场,一定会吸引到跟你一样追名逐利的同类,反之,当你起心动念是为了帮助别人,是为了感恩当下的拥有,是为了无私的去贡献你的才华,如此所形成的气场,一定能够吸引到善知识与你共同前行。
1、如何理解“起心动念”这个词?
当你心里有了想法,你就会有行动的念头。你现在的起心动念,决定了你的行为,而你现在的行为,也必将影响到你的将来,在你起心动念的那一刹那,你是为了一己私欲,为了害人利己,那么,你所形成的气场,一定会吸引到跟你一样追名逐利的同类。《楞严经》云:“纯情即堕,纯想即飞,”如果人们一味放纵心念,追情逐欲,追求感官欲望的刺激和享乐,不知不觉便以造下了堕落恶道之因。
反之,当你起心动念是为了帮助别人,是为了感恩当下的拥有,是为了无私的去贡献你的才华,如此所形成的气场,一定能够吸引到善知识与你共同前行,所以说,放纵心念,追求自身利益的人,永远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因为他们不知感恩、不知满足,因为他们的所有焦点都在“自我”;而求“道”者,方能驾驭利益,因为他们明白,只有追求“帮助别人获得幸福”的人,才能感悟到真正的幸福。
2、如何让内心清净呢?
"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半佛半神仙"。我把这两句不同出处的诗句放在一起,意思想说明"内心清净"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先得让心闲下来,把浮躁的"内心"定格在一个专注的事情上,具体地讲有以下几点:(1)阅读。让浮躁的心,逐渐被作者设计的情境吸引,跟着作者在书海里漫游⋯⋯把心慢慢地收在书里,(2)看美丽的风景。
大自然的神奇可以让人心旷神怡、半佛半仙,⋯⋯,(3)独处、品茗;下厨、品尝美食;⋯⋯。做这些有吸引力的事情,使自己的心情专注起来;(4)运动,种花,回忆,听故事。⋯⋯,(5)根据自己的趣味,重拾自已曾经喜欢过的活动,(6)按照自己的特点,设计一种可以使自己心情清净的事,所有这些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