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是一种船,上面做有龙头,船身画成龙鳞状,称为龙舟。道州端午划龙舟始于宋代,是为祭祀屈原,如今,道州龙舟赛依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每艘龙舟都有固定的名称,船头雕刻也有龙、虎、凤、鹰、猫等不同标志,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因为中国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白蛇传》而广为人知。
1、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端午是一盏绵长甘冽的雄黄酒“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动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唐代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再现了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祈福平安的风俗图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因为中国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白蛇传》而广为人知,清代诗人李静山诗赋市井人家的端午生活:“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古代科技文明水平和医学知识有限,门上挂桑椹,菖蒲,插艾,与饮雄黄酒的风俗,已传习至清代,都是为了杀菌驱毒、祈福迎祥,反应了古人防病健身的一种节令健康追求,而高悬黄纸帖,则是巫术活动,用于辟邪。诗的最后两句可谓诙谐幽默,李静山在诗中感叹,你把驱邪的灵符高悬于门外,账主子恐怕就不敢上门来了,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2、中国南方与北方在过端午节时有哪些常见习俗?
首先,在老家没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粽子是算是一种赶会过节才能吃饭的“奢侈品”;其次,端午节在老家一般是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着收庄稼,种玉米、种豆,一般会在五月初一早上给孩子们手脖子上、脖子上和脚脖子上缠上五色线,要到五月份过完也就是五月三十这天才能去掉,而且一定要把这些五色线丢到流水沟里。初五端午节这天早上,一般的家庭都会煮上一锅鸡蛋、咸鸭蛋、大蒜煮过的水据说还有败毒治脚气、祛瘙痒的效果,
3、什么是龙舟,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
赛龙舟起源于中国战国时代,相传楚国大夫屈原因对国事失望,而投水汨罗江,后百姓为打捞屈子的进行的一场活动,演变而来的。龙舟是一种船,上面做有龙头,船身画成龙鳞状,称为龙舟,至于端午节赛龙舟,这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化,这和中国人崇尚英雄,尊敬先辈的传统有关,中国的民间节日是悲情的,你看,清民要祭祀失去的先人,端午节,要纪念失去的英雄,七巧节,要怀念分离的恋人,中国的文化就是怀念和继承,所以中国人不分南北都继承下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以示对英雄的敬仰。
4、快到端午节了,说说你们家乡有好看的龙舟赛没?还有什么习俗?
旅行菌不请自来!每年端午都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粽子,二是龙舟赛!旅行菌的老家在湖南永州道县,这是一个没什么拿得出手经济数据的小县城,但熟悉历史的人却都不能忽视这个小县城。这里是理学鼻祖周敦颐的故乡,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现代人牙齿化石,还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标本和陶器,因此道县被誉为“天下谷源、理学圣地、神州陶本、人类始祖”。
旅行菌说这么多其实只是想告诉大家一点,那就是道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赛龙舟这一传统习俗也很好的保存下来,道州端午划龙舟始于宋代,是为祭祀屈原。如今,道州龙舟赛依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每艘龙舟都有固定的名称,船头雕刻也有龙、虎、凤、鹰、猫等不同标志,而且道县龙舟还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月五,龙船下水打烂鼓!”这句俗语就足以看出道县龙舟赛的激烈,
旅行菌记得小时候每年端午的时候都会跟大人一起去到潇水河边看龙舟赛,那个时候两岸站满围观的人群,一些小的浮桥还会因为人太多被踩翻,还好道县人民都熟悉水性。龙舟比赛开始之后,锣鼓齐鸣,两岸欢呼震天,加油声不断,但对于旅行菌来说,只记得当时小商贩来来往往,兜卖各种零食,一边吃零食一边看龙舟,当时就觉得世上应该没有比这更好玩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