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肖 > 生肖知识 > 生肖问答 > 赵友钦,物理 求答

赵友钦,物理 求答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8-22 23:12:40 编辑:运气王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物理 求答

逐条回答 一:浮力是力,是压力差的结果,而不是压强差,概念完全不同。 我明白你的“梯形”物的意思,先就正放(上底小于下底)来说,你会看到两个侧面是倾斜的,忽略了这个斜面依然受到压力,压力的趋势向下,最终,上部的压力加上侧面向下的压力总和=下底面向上的力。反之把梯形倒过来,理由亦然。清楚了吗? 二: 归根到底,你没有深透理解浮力的根源。 “把梯形的较大的底紧贴烧杯壁 那么它就不会受到浮力(下面没有水)” 问题就在下面没有水,所以只有上底向下的压力,根本谈不上受到浮力! “现在 我把较小的底紧贴内壁 此时他受到的浮力与悬浮一样吗? 为什么(不)一样? ” 当然不一样,这时有浮力存在,因为两侧受到向上的力,可是你别忘了,顶部受到很大的水压,如果两侧受到向上的力大于顶部的水压与物重之和,就可以上浮。如果水较深,顶压很大就无法浮起,但浮力依然有。 “如果是把梯形换成正方形 在正方形的一个下面的角弄个小小的缺口呢? 它所受的浮力还是和悬浮一样吗? ” 如果水能从底部进入并侵润,那么浮力还是和悬浮一样。 三: 选 B向下运动。因为水加深,压力加大,气球体积会缩小,故浮力减小,下沉。 四: 小孔成像 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光源的形状有关。我们看到的圆斑,其实就是太阳的像呀,故是圆的。如果在条形日光灯下,就是短线了。
三 --是B向下运动 四 --十四世纪中叶,元代天文数学家赵友钦在他所著的《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详细地考察了日光通过墙上孔隙所形成的像和孔隙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当孔隙相当小的时候,尽管孔隙的形状不是圆形的,所得的像却都是圆形的;日食的时候,像也有缺,和日的食分相同;孔的大小不同,但是像的大小相等,只是浓淡不同;如果把像屏移近小孔,所得的像变小,亮度增加。对于这一现象,赵友钦经过精心思索和研究,得出了关于小孔成像的规律。他认为孔相当小的时候,不管孔的形状怎样,所成的像是光源的倒立像,这时孔的大小只不过和像的明暗程度有关,不改变像的形状。当孔相当大的小孔成像示意图。时候,所得到的像就是孔的正立像。如果我们用Φ代表可分辨的物的最小结构,而u代表物距,v代表屏幕与小孔的距离(像距),φ代表小孔的直径。   其成像的公式就是:   φ/Φ=(u+v)/v (1)   整理(1)式后可以得到:   Φ/φ-1=u/v (2)   由(2)式可以看出,   当u、φ一定,v趋向无限大的时候,φ/Φ趋向于1,所以只有当像距无限大的时候,像才会达到最大的分辨率。v越小,则分辨率越低,当为v接近为零的时候,像就无法成像了,这也就成了一个世俗所说光斑了

物理 求答

2,元代天文数学家赵友钦对于小孔成像现象有怎样的发现

对于小孔成像现象,元代天文数学家赵友钦在他所著的《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详细考察了日光通过墙上孔隙所形成的像和孔隙之间的关系。赵友钦发现,当孔隙相当小的时候,尽管孔隙的形状不是圆形的,所得的像却都是圆形的。孔的大小不同,但是像的大小相等,只是浓淡不同。如果把像屏移近小孔,所得的像变小,亮度增加。对于这一现象,赵友钦经过精心思索和研究,得出了关于小孔成像的规律。他认为孔相当小的时候,不管孔的形状怎样,所成的像是光源的倒立像,这时孔的大小只不过和像的明暗程度有关,不改变像的形状。当孔相当大的时候,所得到的像就是孔的正立像。为了证实这个结论,赵友钦设计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实验程序。首先在楼下的两间房子的地板中各挖两个直径4尺多的圆井,右边的井深4尺,左边的深8尺,在左井里放置一张4尺高的桌子,这样两井的深度就相同了。然后做两块直径4尺的圆板,板上各密插1000多支蜡烛,点燃后,一块放在右井井底,一块放在左井桌上。接着在井口各盖直径5尺,中心开小方孔的圆板,左板的方孔宽1寸左右,右板的方孔宽半寸左右。这时,就可以看到楼板上出现的都是圆像,只是孔大的比较亮,孔小的比较暗。赵友钦用光的直线传播的道理,说明了东边的蜡烛成像于西,西边的成像于东,南边的成像于北,北边的成像于南。由于1000多支烛是密集成圆形的,所成的像也相互连接成为圆像。在光源、小孔、像屏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所成的像形状不变,只有照度上的差别:孔大的“所容之光较多”,因而比较亮;孔小的“所容之光较少”,因而比较暗。如果把右井里东边的蜡烛熄灭500支,那右边房间楼板上的像西边缺半,相当于日月食的时候影和日、月食分相等一样。如果在左边中蜡烛琉密相间,只燃点二三十支,那像虽是圆形分布,但是各是一些不相连接的暗淡方像。如果只燃一支烛,方孔对于烛光源来说不是相当小,因而出现的是方孔的像;把所有的烛重新点着,左边的像就恢复圆形。在实验中,赵友钦又在楼板上平行于地面吊两块大板作为像屏,这时像屏距孔近,看到的像变小而明亮。接着去掉两块吊板,仍以楼板作为像屏,撤去左井里的桌子,把蜡烛放到井底,这时左井的光源离方孔远,左边的楼板上出现的像变小,而且由于烛光弱,距离增加后亮度也变弱。从这些实验结果,赵友钦归纳得出了小孔成像的规律,指出了光源的远近、强弱和小孔、像屏的远近之间的关系:像屏近孔的时候像小,远孔的时候像大;烛距孔远的时候像小,近孔的时候像大;像小就亮,像大就暗;烛虽近孔,但是光弱,像也就暗;烛虽远孔,但是光强,像也就亮。实验的最后一步是撤去覆盖井面的两块板,另在楼板下各悬直径一尺多的圆板,右板开4寸的方孔,左板开各边长5寸的三角形孔,调节板的高低,就是改变光源、孔、像屏之间的距离。这时,仰视楼板上的像,左边是三角形,右边是方形。这说明孔大的时候所成的像和孔的形状相同:孔距屏近,像小而明亮;孔距屏远,像大而暗淡。从以上实验的结果,赵友钦得出了小孔的像和光源的形状相同、大孔的像和孔的形状相同的结论,并指出这个结论是“断乎无可疑者”。用如此严谨的实验,来证明光的直线传播,阐明小孔成像的原理,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孔
没看懂什么意思?

元代天文数学家赵友钦对于小孔成像现象有怎样的发现

3,我国古代的科学家有谁发明了什么

张衡 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蔡伦 改进造纸术郭守敬 发明简仪 制定授时历毕升 发明活字印刷术华佗 发明麻沸散李时珍 编写本草纲目苏颂 发明天文钟 水运仪像台
苏颂 (1020~1101)字子容,泉州(今福建)南安人。北宋著名科学家。他主持创制了当时先进的天文钟之一———水运仪象台,能表示天象,又能计时。苏颂所著《新仪象法要》,详细地介绍了水运仪象台的构造,欧洲人认为他是现代天文钟的祖先。 贾宪 北宋数学家,创制“贾宪三角”。他最著名的数学成就,是创制了一幅数字图式,即“开方作法本源图”,实际上是一个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系数表,被称为中国的帕斯卡三角形。 钱乙 (1032~1113)祖籍浙江,后到郓州(今山东省东平县)定居。其著作《小儿药证真诀》是中国最早的儿科学专著,被视为中医儿科学的经典著作,钱乙被后人视为“儿科之圣”、“儿科鼻祖”。 卫朴 北宋天文学家,淮南楚州人。平民出身,因用功过度而致双目失明。他主持编纂的颇有影响的《奉元历》,在中国天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公元1075年他又主持修订《奉元历》,使之更趋完善。 李诫 字明仲,北宋郑州管城县人,著名建筑学家。他编著的古代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具有高度的科学价值。 陈专 (1076~?)南宋农学家,一生勤奋好学,潜心研究农学理论,公元1149年著《农书》三卷,附《蚕书》一册。作品对江南水田耕作,对土地利用、土壤肥料、水稻耕种、蚕桑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是研究中国农业科学的宝贵资料。 宋慈 (1186~1249)字惠斧,福建建阳人。南宋杰出的法医学家,长期担任司法方面的官职。著有《洗冤集录》,比西方法医学专著要早350多年,可称得上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权威著作。《洗冤集录》被译成日、英、德、法、荷等多国文字。 秦九韶 (1202~1261)南宋普州(今四川)人,杰出数学家。他仿照“九章算术”写成《数书九章》,提出了高次方程的解法,比西方早800多年。秦九韶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数书九章》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一个高峰。 郭守敬 (1231~1316)元朝著名的科学家、天文水利学家。他制造了10多种天文仪器,对天象进行观察和精密推算。所编“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是我国一位有多方面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赵友钦 (1279~1368)宋元天算物理学家。著有科学著作《革象新书》。这本书有一篇名为《小罅光景》的文章,罅就是小孔或狭缝。赵友钦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小孔成像规律,以及由此引申的物理现象。 徐寿 (1818~1884)清代科学家,精于数学和工程技术,与同时代科学家华蘅芳共同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又制成木壳轮船“黄鹄”号,这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项新成就。1871年徐寿翻译出版了《化学监源》等6部书。 顾观海 (1799~1862)清代学者,字宾王,号尚之。江苏金山人,继承世业为医生,兼通古今中西天文、算学,著作12种,在古代天文学方面有独到见解,撰《周髀算经校勘记》八卷,对天文史研究做出了贡献。 杨岫 (1699~?)清代著名农学家。字双山,陕西兴平县桑家镇人。他对种桑养蚕有深入研究,写有《豳凤广义》和《蚕政摘要》两本养蚕的书,从种桑到缫丝纺织,都有详细叙述和总结,对研究种桑养蚕技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我国古代的科学家有谁发明了什么

4,小孔成像怎样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为什么会有这奇怪的现象呢?墨家解释说,光穿过小孔如射箭一样,是直线行进的,人的头部遮住了上面的光,成影在下边,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的光,成影在上边,就形成了倒立的影。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墨家还利用光的这一特性,解释了物和影的关系。飞翔着的鸟儿,它的影也仿佛在飞动着。墨家分析了光、鸟、影的关系,揭开了影子自身并不直接参加运动的秘密。墨家指出鸟影是由于直线行进的光线照在鸟身上被鸟遮住而形成的。当鸟在飞动中,前一瞬间光被遮住出现影子的地方,后一瞬间就被光所照射,影子便消失了;新出现的影子是后一瞬间光被遮住而形成的,已经不是前一瞬间的影子。因此,墨家得到了“景不徙”的结论,“景”通“影”,就是说,影子不直接参加运动。那么为什么影子看起来是活动着的呢?这是因为鸟飞动的时候,前后瞬间影子是连续不断地更新着,并且变动着位置,看起来就觉得影是随着鸟在飞动一样。在二千四五百年前,能这样深入细致地研究光的性质,解释影的动和不动 的关系,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墨家还从光线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了投影和半影的现象。 十四世纪中叶,元代天文数学家赵友钦在他所著的《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详细地考察了日光通过墙上孔隙所形成的像和孔隙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当孔隙相当小的时候,尽管孔隙的形状不是圆形的,所得的像却都是圆形的;日食的时候,像也有缺,和日的食分相同;孔的大小不同,但是像的大小相等,只是浓淡不同;如果把像屏移近小孔,所得的像变小,亮度增加。对于这一现象,赵友钦经过精心思索和研究,得出了关于小孔成像的规律。他认为孔相当小的时候,不管孔的形状怎样,所成的像是光源的倒立像,这时孔的大小只不过和像的明暗程度有关,不改变像的形状。当孔相当大的小孔成像示意图。时候,所得到的像就是孔的正立像。 为了证实这个结论,赵友钦设计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实验。在楼下的两间房子的地板中各挖两个直径四尺多的圆井,右边的井 深四尺,左边的深八尺,在左井里放置一张四尺高的桌子,这样两井的深度就相同。作两块直径四尺的圆板,板上各密插一千多枝蜡烛,点燃后,一块放在右井井底,一块放在左井桌上。在井口各盖直径五尺、中心开小方孔的圆板,左板的方孔宽一寸左右,右板的方孔宽半寸左右。这时可以看到楼板上出现的都是圆像,只是孔大的比较亮,孔小的比较暗。赵友钦用光的直线传播的道理,说明了东边的烛成像于西,西边的成像于东,南边的成像于北,北边的成像于南,每根烛都有对应的像,由于一千多枝烛是密集成圆的,所成的像也相互连接成为圆像。这样就说明了在光源、小孔、像屏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所成的像形状不变,只有照度上的差别:孔大的“所容之光较多”,因而比较亮;孔小的“所容之光较少”,因而比较暗。如果把右井里东边的蜡烛熄灭五百枝,那右边房间楼板上的像西边缺半,相当于日月食的时候影和日、月食分相等一样。如果在左边中蜡烛巯密相间,只燃点二三十枝,那像虽是圆形分布,但是各是一些不相联接的暗淡方像;如果只燃一烛,方孔对于烛光源来说不是相当地小,因而出现的是方孔的像;把所有的烛重新点着,左边的像就恢复圆形。其次,在楼板上平行于地面吊两块大板作为像屏,这时像屏距孔近,看到的像变小而明亮。接着去掉上面所说的吊着的两块板,仍以楼板作为像屏,撤去左井里的桌子,把蜡烛放到井底,这时左井的光源离方孔远,左边的楼板上出现的像变小,而且由于烛光弱,距离增加后亮度也变弱。从这些实验结果,赵友钦归纳得出了小孔成像的规律,指出了烛(光源)的远近、强弱和小孔、像屏的远近之间的关系,指出像屏近孔的时候像小,远孔的时候像大;烛距孔远的时候像小,近孔的时候像大;像小就亮,像大就暗;烛虽近孔,但是光弱,像也就暗;烛虽远孔,但是光强,像也就亮。实验的最后一步是撤去覆盖井面的两块板,另在楼板下各悬直径一尺多的圆板,右板开广四寸的方孔,左板开各边长五寸的三角形孔,调节板的高底,就是改变光源、孔、像屏之间的距离。这时仰视楼板上的像,左边是三角形,右边是方形。这说明孔大的时候所成的像和孔的形状相同:孔距屏近,像小而明亮;孔距屏远,像大而暗淡。 从以上的实验结果,赵友钦得出了小孔的像和光源的形状相同、大孔的像和孔的形状相同的结论,并指出这个结论是“断乎无可疑者”。用这样严谨的实验,来证明光的直线传播,阐明小孔成像的原理,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在我国古代天文历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的祖先制造了圭表和日晷,测量日影的长短和方位,以确定时间、冬至点、夏至点;在天文仪器上安装窥管,以观察天象,测量恒星的位置。 此外,我国很早就利用光的这一性质,发明了皮影戏。汉初齐少翁用纸剪的人、物在白幕后表演,并且用光照射,人、物的影像就映在白幕上,幕外的人就可以看到影像的表演。皮影戏到宋代非 常盛行,后来传到了西方,引起了轰动

5,我国古代科学家和近代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东西

苏颂 (1020~1101)字子容,泉州(今福建)南安人.北宋著名科学家.他主持创制了当时先进的天文钟之一———水运仪象台,能表示天象,又能计时.苏颂所著《新仪象法要》,详细地介绍了水运仪象台的构造,欧洲人认为他是现代天文钟的祖先.贾宪 北宋数学家,创制“贾宪三角”.他最著名的数学成就,是创制了一幅数字图式,即“开方作法本源图”,实际上是一个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系数表,被称为中国的帕斯卡三角形.钱乙 (1032~1113)祖籍浙江,后到郓州(今山东省东平县)定居.其著作《小儿药证真诀》是中国最早的儿科学专著,被视为中医儿科学的经典著作,钱乙被后人视为“儿科之圣”、“儿科鼻祖”.卫朴 北宋天文学家,淮南楚州人.平民出身,因用功过度而致双目失明.他主持编纂的颇有影响的《奉元历》,在中国天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元1075年他又主持修订《奉元历》,使之更趋完善.李诫 字明仲,北宋郑州管城县人,著名建筑学家.他编著的古代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具有高度的科学价值.陈专 (1076~?)南宋农学家,一生勤奋好学,潜心研究农学理论,公元1149年著《农书》三卷,附《蚕书》一册.作品对江南水田耕作,对土地利用、土壤肥料、水稻耕种、蚕桑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是研究中国农业科学的宝贵资料.宋慈 (1186~1249)字惠斧,福建建阳人.南宋杰出的法医学家,长期担任司法方面的官职.著有《洗冤集录》,比西方法医学专著要早350多年,可称得上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权威著作.《洗冤集录》被译成日、英、德、法、荷等多国文字.秦九韶 (1202~1261)南宋普州(今四川)人,杰出数学家.他仿照“九章算术”写成《数书九章》,提出了高次方程的解法,比西方早800多年.秦九韶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数书九章》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一个高峰.郭守敬 (1231~1316)元朝著名的科学家、天文水利学家.他制造了10多种天文仪器,对天象进行观察和精密推算.所编“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是我国一位有多方面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赵友钦 (1279~1368)宋元天算物理学家.著有科学著作《革象新书》.这本书有一篇名为《小罅光景》的文章,罅就是小孔或狭缝.赵友钦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小孔成像规律,以及由此引申的物理现象.徐寿 (1818~1884)清代科学家,精于数学和工程技术,与同时代科学家华蘅芳共同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又制成木壳轮船“黄鹄”号,这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项新成就.1871年徐寿翻译出版了《化学监源》等6部书.顾观海 (1799~1862)清代学者,字宾王,号尚之.江苏金山人,继承世业为医生,兼通古今中西天文、算学,著作12种,在古代天文学方面有独到见解,撰《周髀算经校勘记》八卷,对天文史研究做出了贡献.杨岫 (1699~?)清代著名农学家.字双山,陕西兴平县桑家镇人.他对种桑养蚕有深入研究,写有《豳凤广义》和《蚕政摘要》两本养蚕的书,从种桑到缫丝纺织,都有详细叙述和总结,对研究种桑养蚕技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苏颂 (1020~1101)字子容,泉州(今福建)南安人。北宋著名科学家。他主持创制了当时先进的天文钟之一———水运仪象台,能表示天象,又能计时。苏颂所著《新仪象法要》,详细地介绍了水运仪象台的构造,欧洲人认为他是现代天文钟的祖先。 贾宪 北宋数学家,创制“贾宪三角”。他最著名的数学成就,是创制了一幅数字图式,即“开方作法本源图”,实际上是一个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系数表,被称为中国的帕斯卡三角形。 钱乙 (1032~1113)祖籍浙江,后到郓州(今山东省东平县)定居。其著作《小儿药证真诀》是中国最早的儿科学专著,被视为中医儿科学的经典著作,钱乙被后人视为“儿科之圣”、“儿科鼻祖”。 卫朴 北宋天文学家,淮南楚州人。平民出身,因用功过度而致双目失明。他主持编纂的颇有影响的《奉元历》,在中国天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公元1075年他又主持修订《奉元历》,使之更趋完善。 李诫 字明仲,北宋郑州管城县人,著名建筑学家。他编著的古代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具有高度的科学价值。 陈专 (1076~?)南宋农学家,一生勤奋好学,潜心研究农学理论,公元1149年著《农书》三卷,附《蚕书》一册。作品对江南水田耕作,对土地利用、土壤肥料、水稻耕种、蚕桑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是研究中国农业科学的宝贵资料。 宋慈 (1186~1249)字惠斧,福建建阳人。南宋杰出的法医学家,长期担任司法方面的官职。著有《洗冤集录》,比西方法医学专著要早350多年,可称得上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权威著作。《洗冤集录》被译成日、英、德、法、荷等多国文字。 秦九韶 (1202~1261)南宋普州(今四川)人,杰出数学家。他仿照“九章算术”写成《数书九章》,提出了高次方程的解法,比西方早800多年。秦九韶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数书九章》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一个高峰。 郭守敬 (1231~1316)元朝著名的科学家、天文水利学家。他制造了10多种天文仪器,对天象进行观察和精密推算。所编“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是我国一位有多方面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赵友钦 (1279~1368)宋元天算物理学家。著有科学著作《革象新书》。这本书有一篇名为《小罅光景》的文章,罅就是小孔或狭缝。赵友钦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小孔成像规律,以及由此引申的物理现象。 徐寿 (1818~1884)清代科学家,精于数学和工程技术,与同时代科学家华蘅芳共同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又制成木壳轮船“黄鹄”号,这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项新成就。1871年徐寿翻译出版了《化学监源》等6部书。 顾观海 (1799~1862)清代学者,字宾王,号尚之。江苏金山人,继承世业为医生,兼通古今中西天文、算学,著作12种,在古代天文学方面有独到见解,撰《周髀算经校勘记》八卷,对天文史研究做出了贡献。 杨岫 (1699~?)清代著名农学家。字双山,陕西兴平县桑家镇人。他对种桑养蚕有深入研究,写有《豳凤广义》和《蚕政摘要》两本养蚕的书,从种桑到缫丝纺织,都有详细叙述和总结,对研究种桑养蚕技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6,古代中国的物理学贡献

本文依据生产技术和社会形态以及科学 著作诞生年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跟物理学有 关的记载,介绍中国古代物理学发展概况. 1元古到西周(公元前770年以前) 人类从会用火到石器时代.又从石器时代 过渡到青铜时代,西周时代手工业特别发达, 出现了“百工匠”;如造车轮的“轮匠”,造车 轴的“轴匠”,造箭的“矢匠”等.在这些手 工技术中有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但人们没有认 识. 2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期(公元前770 年—前221年) 此时期对物理学知识有了系统研究和论 述,主要著作有:《墨经》和《考工记》等.对 力、热、光等都有论述. 2. 1力学方面 《墨经》最早对力下了定义:“力荆之所以 奋也”.意思是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 因.《墨经》第114. 116条对时间和空间最早 作出了正确定义:“宇或徒,说在长宇久”; “行修以久,说在先后”.意思是说物体位置改 变是空间随着时间自近而远的持续增长.“墨 经”还最早论述了“杠杆原理”和“浮体平衡 原理” 2. 2热学方面 《考工记》中:“凡铸金之状,金(铜)与 锡;黑蚀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气竭,青白 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是我国最早对温度的认识,这段大意是在熔炼 金属过程中,根据物体颜色判断物体冷热程度. 2. 3磁学方面 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世纪)《管子 ·地数篇》有:“山上有慈石,其下有铜金". 约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精通》中有: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这是世界上最早对磁 现象的认识. 2. 4光学方面 《墨经》著作中有八条对几何光学的专门 论述,这八条主要论述了:光的直进性和小孔 成像,平面镜反射及成像,球面镜成像. 3从秦、汉到隋唐五代(公元前 221年— 公元960年) 这个时期制造了许多大型复杂机械:西汉 初的指南车和记里鼓车;张衡(78年—139 年)的浑天仪和地动仪:毕岚的“翻车”(即 龙骨水车)和名为“渴乌”的虹吸管;(公元 2世纪)唐僧一行梁令珑的水运浑仪.(公元 725年)此时期主要科学代表著有:东汉王充 (27年—约79年)所著的《论衡》,东汉 C25年—220)年的《淮南万毕术》 3. 1力学方面 《论衡.状留篇》中的:“是故车行于陆, 船行于沟,其满而重者行迟,空而轻者行疾". “任重,其进取疾速,难矣”.意即在一定外力 条件下,较重的物体运动较慢,其开始运动和 加快运动也难.《论衡》中:“古之多力者、身 能负荷千钧.手能决角伸钧,使之自举,不能 离地”.最早提出系统的内力不能使物体运动 的结论. 3. 2感学方面.《淮南万毕术》道:“磁石柜 茶”.说明了人们已经认识了磁石(磁极)之 间存在着相互推斥力作用.《论衡·是应篇》 道:“司南之构,投之于地,其抵指南”.人们 制造了指南针(句状司南). 3. 3热学方面 《论衡》中:“云雾、雨之徽也,夏则为露, 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 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的论述,是世界上最 早分析一年四季物态变化形成的原因.《论稀 .寒温篇》中的论述:“夫近水则寒,近火则温, 远则渐微.何则?气之所加,远近有差也”.是 世界上最早对热传导的论述. 3. 4声学方面 《论衡·变虚篇》中:“令人操行变气远近, 宜与鱼等;气应而变,宜与水均”,意思是人 的行动(包括说话)使其周围的“气”发生振 动,并能向外传播,如同鱼使水振动的水波一 样向外传播. 3. 4光学方面 《论衡·率性篇》中:“取火于天,五月丙 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五石可能指石英石). 铸以为器,磨砺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 《淮南万毕术》载道:削冰为圆,举以向日,以 艾承其影,则火生”.以上说明用透镜聚光取 火,即叫“阳隧”.《淮南万毕术》中的“取大 镜高悬,盛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记述了 我国最早创制的开管式潜望镜. 3. 5电学方面 《论衡》中的“顿牟掇芥慈石级缄”.(顿 牟:墟泊;芥:=种很轻草木;械:针;缀: 吸引);说明人们已经对电、磁有了相当深刻 的认识. 4宋,元时期(960年—1369年) 这个时期创制了大型机械和大型生产工 具.撰写出五本科学著作:北宋沈括(1031年 —1095年)著的《梦溪笔谈》;北宋曾公亮 (999年—1078年)著的《武经总要》;北宋 李诫(1035— 1110年)著的《营造法式);北 宋苏颂(1020年·- 1101年)、韩公廉(生卒 年代不详)著的《新仪象法要》;元代赵友钦 (1279年—1368年)著的《革象新书》,我 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和活字 印刷术也是这个时期产生的. 4. 1力学方面 《营造法式》一书,全书36卷,其中图样 6卷,系统地总结了历代建筑经验,有丰富的 材料力学和建筑力学知识.《新仪象法要》一 书中,记载了苏颂和韩公廉在1092年创制一 架大型水运仪象台,即天文钟,这台机器应用 了很多力学知识. 4. 2磁学方面 《梦溪笔谈》第58条:“以磁石磨针锋,则 锐处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不同”,这段 话说明当时已发现了磁铁有两极;《梦溪笔 谈》第437记载的:“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 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记述的磁 偏角,比西方发现地磁偏角早了四百多年. 《梦溪笔谈》中还介绍了指南针四种安装法:水 浮法;指甲法;碗唇法;悬丝法. 4. 3光学方面 《梦溪笔谈》记述的:“阳艘向日照之.则 光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 寂,着物则火发”.“阳健面洼,以一指迫而照 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这是说 手指在镜面与焦点之间处成正立像.在焦点处 无像,在焦点以外成倒立像.说明当时对凸透 镜聚光及球面镜成像已进行相当成功的研究. 宋末元初赵友钦用上千只炽光作为光源进行 小孔成像的大型光学实验,证明了光源大小、 强度与小孔的大小、距离以及像的大小、亮度 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当时物理学研究已经 进人实验科学时代. 4. 4声学方面 《梦溪笔谈》中:“欲知其应者,先调其弦, 先调其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 则纸人跃,它弦即不动”.这是沈括以纸游码 实验证明了声的共振现象,比英国的诺布尔所 做的“纸游码”实验早500年. 5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 由于时代中叶以后,维护封建伦理的官方 教育后来发展为“八股”的科举取士制,严重 阻碍科学技术发展,是我国科学发展的落后时 期.但是个别的有关物理学方面也有独创发 现:明代朱载育(1536年—约1614年)发 明的十二平均律,用以公比攀 Z的等比级数 平均分配音律,成为近代平均音阶的鼻祖;明 末宋应星(1587 - ?)的《天工开物》在 《论气·气声》是集发声、传播、接收为一体 的一部系统的声学大著.

文章TAG:赵友钦物理求答赵友钦求答

最近更新

  • 华易算命网,他为何总没空华易算命网,他为何总没空

    他为何总没空2,华易算命网测名字好坏3,我们的结局如何4,算孩子的五行缺什么5,爱情和事业6,生辰八字测算1,他为何总没空他现在正再花钱的时候,家里事情很棘手。就是心里惦记你.你也没有什么结.....

    生肖问答 日期:2024-08-22

  • 四方脸,什么是四方脸四方脸,什么是四方脸

    什么是四方脸2,四方脸是好还是坏难看还是不顺眼3,四方脸是什么样4,四方脸是什么脸啊5,四方脸适合什么样的发型又适合穿什么样款式的衣服6,四方脸怎么办1,什么是四方脸四方脸:又称国字脸,特征.....

    生肖问答 日期:2024-08-22

  • 心胸狭隘的男人的表现,那些小家子气的男人都有什么特点心胸狭隘的男人的表现,那些小家子气的男人都有什么特点

    那些小家子气的男人都有什么特点2,城府深的人有什么表现3,小心眼的男人有什么特点4,城府深的人有何表现与特征5,有的人为什么心胸狭窄6,小气的男人具体表现1,那些小家子气的男人都有什么特点.....

    生肖问答 日期:2024-08-22

  • 狗年虎人忌什么颜色,82年属狗的忌讳什么颜色狗年虎人忌什么颜色,82年属狗的忌讳什么颜色

    本文目录一览1,82年属狗的忌讳什么颜色2,十二生肖最忌哪种颜色3,属狗人2015忌什么颜色4,属虎适合什么颜色5,属虎人2016年禁忌颜色1,82年属狗的忌讳什么颜色忌讳:蓝,白,金色吉详色:绿,红,紫色绿色{0.....

    生肖问答 日期:2024-08-22

  • 印度杉,有什么花的花语关于告别青涩印度杉,有什么花的花语关于告别青涩

    有什么花的花语关于告别青涩2,印度榕的介绍3,1997年2月26日出生的生日花4,12月18日出生的人的诞生石和诞生花是什么5,在10月12日出生的人的诞生花花语和诞生石是什么6,12月18日的诞生石是什.....

    生肖问答 日期:2024-08-22

  • 巴西龟为什么不能养,听说巴西龟是食人鱼不能养不能放生是真的吗巴西龟为什么不能养,听说巴西龟是食人鱼不能养不能放生是真的吗

    听说巴西龟是食人鱼不能养不能放生是真的吗2,你好请问家里有小孩为什么不能养巴西龟在线等谢谢3,为什么养乌龟不好4,为什么不能养龟5,听说巴西龟有病毒不能养是真的吗6,为什么巴西龟很难养1.....

    生肖问答 日期:2024-08-22

  • 林漪琪,赌圣2015演员表有谁知道林漪琪,赌圣2015演员表有谁知道

    赌圣2015演员表有谁知道2,继承人里谢峰的扮演者3,都市刑警里的淘大宇的女朋友的阿姨扮演者是谁4,刑事侦缉档案中雷肖凤老公出轨是第几集5,2000年左右香港警察题材剧中总是演Madam的那个女.....

    生肖问答 日期:2024-08-22

  • 重生北京六六年,六六年生是什么命重生北京六六年,六六年生是什么命

    六六年生是什么命2,第九届北京国际园艺博览会于2013年5月18日在北京丰台区北京园博3,一部重生小说主角叫萧寒重生回他小时候是670年代主角他4,重生六七十年代或者80年代的小说有异能或者.....

    生肖问答 日期:2024-08-21

生肖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