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肖 > 生肖知识 > 生肖问答 > 佛教是怎么来的,早期佛教是不主张立像的

佛教是怎么来的,早期佛教是不主张立像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6-29 07:39:18 编辑:运气知识 手机版

佛教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内容其实都是佛陀或者说佛教实践者所创立的。《心经》是佛教经书中《大藏经》般若部里最核心的经,“空”又是《心经》的核心内容,释迦牟尼灭度后,佛教界的第一件大事是王舍城关于佛藏的五百集结,这一集结决定了原始佛教的动向,也造成了佛教分化的必然趋势,所谓集结,就是对佛陀所说过的经进行编辑,这个编辑建立在佛的各位弟子的记诵的基础上的。

1、佛经是怎么来的?

佛经是怎么来的

首先肯定一点,佛经并不是释迦牟尼亲自编写。释迦牟尼灭度后,佛教界的第一件大事是王舍城关于佛藏的五百集结,这一集结决定了原始佛教的动向,也造成了佛教分化的必然趋势,所谓集结,就是对佛陀所说过的经进行编辑,这个编辑建立在佛的各位弟子的记诵的基础上的,即诸比丘集合在一起念诵出佛陀在世时讲法时的内容,然后进行编辑,这是为了防止佛的遗教的散失,同时也是为了僧团发展准备有形的工具,使僧团四众有所皈依,有所遵守。

原始佛教就在此次集结中奠定了它的规模,决定了它的修行方式,指定了它将来的发展道路,它并未因佛陀的涅槃而消亡,而是更加发扬光大起来。王舍城的集结是大迦叶发起的,在佛陀灭度的第七天,大迦叶赶到了拘尸那,并以上座的身份,主持了佛陀的遗体毗荼大典,也就在这时,他发起了集结法藏的会议,决定在当年的安句期中,在王舍城中召开集结大会。

在这次的集结的三藏中,阿难诵出的是经藏,大迦叶诵出的论藏,优婆离诵出的律藏,号称三藏十二部,这就是后来所称的上座部。当时,除了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优婆离尊者等阿罗汉在毕钵罗窟里集结三藏法教外,还有许多比丘长老在拔波尊者的带领下,在魔揭陀国王舍城七叶窟再面不远的僧团里,进行会诵集结,这就出现了窟外和履里两部分的集结,

这两个部分集结的法藏都属于小乘佛教的范围大乘三藏教法,据说是由文殊师利菩萨和弥勒菩萨,带领许多菩萨和阿难尊者等,在铁围山中集结的。铁围山据说是咸水海边的一座山,三藏,佛教典籍的总称。释迦牟尼四十九年所说的法,总称为经,律,论三藏圣教,经是佛所说的永恒的道理。律,是僧团内部的戒律,论,是各位菩萨,论师等论学的内容。

三藏所讲的就是戒,定,慧三种无漏学的道理,,凡是佛门弟子能发心修行戒,定,慧三种过程的,就可以不漏落于生死轮回,经受种种烦恼痛苦,因此称为无漏学。这就是佛经的最初来源,可以说若是没有迦叶尊者,阿难尊者等阿罗汉的辛苦集结,就没有后来的小乘佛教经典,若没有文殊师利菩萨和弥勒菩萨等众菩萨无私奉献的智慧集结,就没有后来的大乘佛教经典。

2、早期佛教是不主张立像的,那现在的佛教塑像都是怎么来的?

2、早期佛教是不主张立像的,那现在的佛教塑像都是怎么来的

前言我们进入佛教寺院,在天王殿会看到弥勒佛笑脸迎人,两旁的四天王守护东南西北四方,象征风调雨顺,大雄宝殿有巍巍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每次很down的时候,来到寺庙逛一趟,即使逗留片晌,听着从广播传来的南无阿弥陀佛、大悲咒,内心从惊涛巨浪,瞬间平复成粼粼湖水。佛像,是给众生认识佛陀,瞻礼佛陀的重要塑像,

可是,佛像在佛陀在世的时代是并不存的。直到500年后的“像法时代”,像法也可以理解成有佛像出现的时代,那时候才出现了佛像,其间的变化,有很多细节可以探究。佛像是什么?在捋清佛像的流变之前,得先弄明白什么是佛像,狭义的佛像是指释迦牟尼的造像。广义的佛像是佛教里,佛、菩萨、罗汉、众弟子、天神...的塑像和画像,

例如观音菩萨像,地藏菩萨像,帝释天、不动明王...都是佛像。佛像对于佛教徒而言是礼拜供养的具象化,也是一种宗教艺术品,早期的佛教为什么没有佛像佛陀在世时。他的弟子们认为,佛陀是他们尊贵的老师,是天人师,佛陀的人格、德行、智慧是至高无上,常人不能蠡测,所以不能以凡人的形象来展现佛陀的形相。那早期的佛教徒用什么来象征佛陀呢?根据八相成道的传说,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成道、转法轮、入灭,

代表入胎的六牙白象、出生的莲花、成道的菩提树、说法的法轮、涅槃的佛塔,在佛像出现之前,是佛陀的象征符号。最早的佛像是什么时候?最早的佛像记载出自《增壹阿含经》,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在佛陀出世七天后就去世了,转生到欲界的第六天——忉利天,佛陀为了报答母亲的大恩大德,就上升到忉利天为母亲讲经说法,佛陀在忉利天为母亲说法的时间只有几天,但在人间却过了不短的时间。


文章TAG:佛教是怎么来的佛教立像早期佛教是怎么来的早期佛教是不主张立像的

最近更新

生肖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