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大年初七为什么叫“人日”?是什么意思呢?
在农村,大年初七叫人日子,十七也是人日子,二十七也是人日子,在这三天的时间里,都是要吃面条了,初七吃面条是为了拴住小孩的腿,十七吃面条是为了拴住成年人的腿,二十七吃面条是为了拴住老年人的腿,其意愿就是祈求平安健康的意思,保佑家里的孩子,成年人,老年人,一年都平平安安!这个人日子是从汉朝开始,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叫人日子,也叫人胜节的,有几个版本的传说,说正月初一是鸡的日子,正月初二是狗的意思,正月初三是猪的日的,正月初四是羊的日子,正月初五是牛的日子,正月初六是马的日子,而正月初七才是人的日子!这还没算完,还得继续排下去,正月初七是人的日子,正月初八就是地的日子,正月初九就是天的日子,这样演变下来之后,在我们过去玩的牌九,也叫天九的牌里,也就有了人七,地八,天九之说了,这也是说,九是天最大,八是地其次;然后人就是七了,紧接着马对人类的贡献最大,排在六了,以此类推了!现在正月初七吃面条,正月十七吃面条,正月二十七吃面条。
你知道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什么节日吗?知道它的由来吗?
谢谢邀请!正月初一,过新年,岁之始,古称 “三朝”。正月初二回娘家,这一天老婆带着老公回娘家正月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人家中各处撒盐与米,称为“老鼠分钱”,表正月初四迎灶神正月初五“破五”吃饺子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妇女不得出门。正月初六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一种迎接美好日子的心理,正月初七称为“人日”,说人是这一天造出来的。
正月初八放生祈福,人家吧鸟儿、鱼儿放生。正月初九俗称“玉皇会”,各地有隆重庆贺。正月初十称为石头节,又称“石磨日”“,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做得东西。正月十一请紫姑,请子婿,家家用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正月十二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三灶下点灯,有正月十三上灯之日吃圆子,正月十八落灯之日吃面条的习俗。
正月十四称为“试灯”节,为迎元宵佳节做各种准备。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古人玩的东西可多了,耍龙灯、猜灯谜、耍狮子、放烟花,划旱船、扭秧歌,甚至唐代这一天还有一些体育活动,比如打马球、登高,武术活动,其实这些体育活动都是当时的娱乐活动,唐代元宵节最为热闹,从皇宫到民间倾城而出,甚至皇帝在皇城之内与民同乐,京城热闹非!。
大家都说过年正月初二是姑爷日,有什么讲究吗,上丈母娘家做哪些动作才显得妥当?
谢谢邀请!初二一般习俗是姑爷到丈母娘家拜年的潜规则节日,至于要带什么礼物或者礼节方面的要看是初次还是老司机。不过看问题就可以了解是初次,初次去一般要注意向你老婆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文人情。当然首先礼品的准备是必须的,但这个也有很多讲究,最好的办法是先了解密岳父岳母的喜好(不打无准备之仗)。风俗习惯很多地方不一样,比如有的地方岳父岳母会煮一碗给你吃,而据我了解在湖南某些地方喝茶最后要把茶叶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