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年是从元旦1月1号起至12月31止,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以能被4整除的年就闰年,一般是4年一闰年,闰年就是增加一天,放于2月里,使2月从28天变成29天。阴历是没有年的概念的,说有年,是步了阳历的年的,阴历步阳历年之后,就以正月初一起,至腊月三十(廿九)止,因阴历12个月才354或355天,阳历最少有365天,年差10天以上,无法完全同步,日久差距大,便采用置闰月办法来调整,19设7闰后就基本同步了。
1、2019年2月4号除夕,也是立春,这天可以贴春联吗?
2019年2月4号除夕,也是立春,这天可以贴春联吗?还有两天就到除夕了,今年的除夕比较特殊,正好是立春的节气,立春和除夕本来就是双节临门的事情,应该是好事情,可惜我们古代的说法太多,所以让这个双节的日子变得不那么让人兴奋了。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因为在以前的老黄历上有讲究,说立春在除夕,那么新年没有春天,所以说是滑年或寡妇年的说法,其实有些老话是有意义的,有的则是人们在当时的社会认知和知识短缺误导出的俗语,
在我看来,除夕立春也挺好的,早上吃春饼应打春、咬春的景,晚上吃饺子年夜饭,欢欢乐乐过大年。至于贴春联么,当然可以贴了,按我们东北农村的习俗,每年的大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着贴对联了,国人贴对联的风俗由来已久,人们认为在除夕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家家户户贴上对联更显得热闹红火,也有期盼新年家里消灾少难,期盼来年五谷丰登的说法,
所以说贴对联和是不是除夕和是不是立春没有关系,只是这几天人们老在网上传说,立春的前一天是绝日,所以不应该去贴对联,但是据我所知,好像大部分的家庭过年都是在除夕这一天贴对联的,所以是不是绝日,绝日会怎么样,和除夕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我们看待一些民俗的说法,还是要抱着一些客观的态度,对一些过时的民俗也不能盲目相信,应该根据我们的常识来判断,如果对于一些糟粕的民俗总是深信不疑的话,我们过个年还得自己给自己添堵,这就得不偿失了,
2、新年的第一天是哪一天?
每一年新年开始第一天,中国和其它国家有点不同,其它多个国家新年第一天开始是元旦这天,元旦这天为公历,公历新年,意思上多个国家公用的日历元旦为新的一年开始。我们中国,农历新年是正月初一,但是新的一年开始第一天是立春节气这天计起为新的一年开始第一天.,比如今年2019年2月4号是立春,也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立春节气为第一个节气,同时在立春节气当日,正式进入了猪年开始了第一天,而不是农历正月初一,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过的春节节日。
3、古代一年是干支纪年还是阴历十二个月为一年?
关于年的说法,年的开始结束,是各有说法的,实际上我们不但阴阳历合用,还连干支历一起合用呢,形成了三历混合用,因而使一些人弄不清阳历阴历干支历的区分了,历法也有演变过程,比如阳历,现在世界公用的公历就是从阳历改造过来的,我们使用二十四节气就以阳历以太阳的运行规津来设定的,反映的太阳运行的规律及表现特点。
太阳历重在年,二十四节气重在年内四季的变化,寒暑不同,太阳年与太阳历又是有区别的,太阳历无法百分百准备表达太阳年。阴历重月,阴历是以月亮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阴历与月亮月也是有区别的,阴历也无法百分百表达阴历月,因为日要计整,太阳年,阴历月都不是日整而有余的,所以有月亮十五圆变成十六圆或十四圆的现象,
阴历要闰月,阳历也有要闰年(日)的特点。阳历年是从元旦1月1号起至12月31止,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以能被4整除的年就闰年,一般是4年一闰年,闰年就是增加一天,放于2月里,使2月从28天变成29天,阴历是没有年的概念的,说有年,是步了阳历的年的,阴历步阳历年之后,就以正月初一起,至腊月三十(廿九)止,因阴历12个月才354或355天,阳历最少有365天,年差10天以上,无法完全同步,日久差距大,便采用置闰月办法来调整,19设7闰后就基本同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