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要说正月十五老祖宗特意规定五个禁忌,我想也不定要有个明确的答案,就我所了解的下面这几点,奉劝大家十五这天最好不为之。一是“正月不理发,十五不洗头”,说是正月里不能理发,理发会伤到舅舅,十五不洗头,洗头财外流。二是“十五米缸不见底,见底一年穷到底",意思说无论家境如何,这一天女主人都要想方设法将米缸充填到一定的高度,不让露出缸底,这样好让家里的大人孩子们感觉到家有余粮,心情愉悦地过个节日,十五之后就算过了年了,也有充沛的精力,更加努力地投入的新的一年的工作、学习中,光景一年好过一年;如果十五这天,让大人孩子知道家里米缸见底,势必影响当天乃至全年的心情。
三是"钱不借,物不丢“,意思是十五这天,钱不可以外借,身上的东西不能丢了,借给人钱了、东西丢了,都会影响到全年的财运。四是”衣不黑白,衣不破“,元宵节是喜庆的日子,大人小孩都应当将过年的衣服再次穿上,越喜庆越好,而黑白衣服是在丧事时才穿的,十五这天当然不可以穿了,衣不破,并不是破旧的衣服,而是十五这天,大人小孩子都要注意不能刮破衣服,既有破损之意,又会影响到心情,。
五是”大人不吵架,孩子不哭涕“,正月十五这天是天官赐福的日子,大人小孩都应欢天喜地、喜笑颜开,大人们吵架、小孩哭闹的都会让神仙不舒服,肯定不会给你赐福,会影响到全家一年的福份。所有的这些个禁忌都属于迷信的范畴,时间久了被一代代传了下来,变成了一种习俗。假如说你十五这天你不知道而犯了这些禁忌,我想也未必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但你要是知道了这些禁忌而为之了,我想你的心里肯定会不舒服好多天,甚于一年的哟!所以说,老祖宗的总结也不是并无道理。
我们这有初一,十五不走亲的习俗,你们那有这个习俗吗?
有,有忌讳的依俗初一、十五都不走亲,特殊的例外,平常无事时,是有初一,十五不走亲,还总讳办红白事的。阴历的初一,十五是月之朔望日,朔日不见月,望日月满,满则亏,因而有忌讳不走亲,不办红白事。过去人是对日月有崇拜有忌讳的,初一,十五是月的特殊日子,迷信的崇拜者,会常在初一,十五烧香拜佛祈求天地日月神灵等保佑平安吉祥。
大自然奥秘无穷,过去科技知识缺乏,许多事解释不清,人多迷信,迷信天地日月,迷信自然,相信有神鬼,迷信有神灵主宰,因此有习成有不习惯与忌讳。现在人不同了,许多人有知识不那么迷信了,不那么讲究了,所以也不那么多忌讳了。初一十五也走亲办喜了。但还是有一些人仍然迷信,受旧习传统影响,还会初一十五烧香求神保佑,还会忌讳初一十五走亲访友办大事。
农村俗语“不怕五月十三漫,就怕五月十三断”,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语“不怕五月十三漫,就怕五月十三断”,是什么意思?可能是地方不同,所以各地的说法不同。在农夫老家这边的说法是“大旱不过五月十三”。意思也和这句话相差不多,说的是在农历五月十三这天前后下再大的雨也没关系,就担心这一天不下雨。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过去,古人们根据多年的经验统计发现,五月份一般雨水很少,很容易出现干旱天气。
可是,不管怎么干旱等到了农历五月十三前后,一般都会下雨。这句话之所以传播这么广,在全国多个地方的农民朋友们都是深信不疑,那是因为其确实比较准确。五月十三是什么日子!农历五月十三这天是个很特别的日子哦,在民间有的地方称这一天是下雨节,有的地方也说这一天是关老爷磨刀日,还有的地方说农历五月十三是城隍爷、伏羲诞辰的日子。
其实最被人所熟知的应该是关公磨刀的日子了。那为什么五月十三一般都会下雨?自古以来,老百姓都认为这一天下雨是非常吉利的。如果不下雨的话,那很可能这一年会出现大旱的天气。民间传说,之所以这一天会下雨,那是因为关公要磨刀,需要用雨水来磨刀。当然了,这是神话传说,不足为信。其实,五月十三下雨还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在5月中旬是夏季的汛期,加之南方的气候普遍比较的燥热,在这段时间会遇到北方而来的湿气,因而也就会形成降雨天气。
正月十五这天有哪些习俗和禁忌,为什么有的地方忌讳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咱们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对于正月十五这个元宵节的过法,相必也各有不同。咱是个农民,也没去过较远的地方,对于正月十五这天有哪些习俗和禁忌,也说不上来,就说一说俺当地的习俗吧!这里是潍坊市临朐县的农村,这边每到正月十五时,提前好几天就扎花灯、排高跷,放烟花(今年不允许,或许有指定场所),组织秧歌队,举行文艺汇演,还有彩车游行等节目。
县城街道两旁,各种彩灯琳琅满目,猜灯迷、看字画,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十五这天,也同全国各地一样,元宵(或汤圆)是必须要吃的;还要摆起香案,放上供品,燃起香烛,祭拜天地,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一天,要忌讳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父母也早就嘱咐过;等到十六这天,才是回娘家的好日子,无论出嫁多少年,只要父母在,这天都要回来看望二老。